單一的畫畫是小道,比畫畫更高的還有書法,
書法之上有詩文,再上一層是音樂,
最高層次是先哲的哲理,也就是大道。
——李苦禪
李苦禪作品《江湖之濱常見之景》
寫書法的,只會書法;畫畫的,只會畫畫,以為這就是藝術的本來面目了。我們傳統(tǒng)書畫的門檻兒真的這么低嗎?李苦禪先生這篇文章意在筆外,講了一個經常被我們忽略的事實:根基是最關鍵的。所謂“一脈相承”,正是這個道理。
書至畫為高度,畫至書為極則。我的字是畫字,我的畫是寫出來的。
齊(白石)老師的月季有一幅畫得最好,完完全全是用草書筆法蘸洋紅寫出來的,再用淡紅一破,味道高妙得很!
梁楷那衣紋全都是用草書寫出來的!青藤是草書筆法入畫。
八大山人是用《瘞鶴銘》寫王羲之,以篆筆寫《蘭亭》,又入了畫。世人寫“王字”多俗,唯八大山人寫“王字”不俗。
趙之謙用魏碑筆法作寫意。吳昌碩用《石鼓文》筆意入畫。齊老先生也如此,不過他練的是《漢三公山碑》《吳天發(fā)神讖碑》和李北海的行書。
不練書法就別想畫好寫意!這書法一門,是活到老,練到老;寫意,寫意,它筆筆全都是寫出來的!
若沒書法底子,只是畫出來,描出來,修理出來,便沒魄力,不超脫,顯得俗氣。
中國畫藝術性很高,你看它不但形象美,連造型的筆法都很美,書法藝術之美都融合進去了。
書法藝術也只是我中國獨有(后來傳到日本等國),用書法藝術手段去作畫也只是中國獨有(后來也傳到日本等國),而且中國書法藝術與中華民族歷史一樣悠久,內蘊極其豐富!
不下苦功夫研究怎么行?咱們祖宗真了不起!把實用性的寫字變成了一門高超的藝術!
常寫字,那么在作畫時就可以不知不覺地用上。
作畫何以求書法?
因為第一,畫要雅,非雅即獷,雅為國畫之要;
第二,習書法,不僅可增強腕力,而且可使魄力雄渾,氣勢豪壯,一筆一畫在不覺中盡可洗去凡俗獷野之氣息,提高人之品質,令其高尚耳。
此所謂陶冶性情,逸放胸襟者是也。
(注:圖文來自網絡,僅供藝術品愛好者參考交流,不代表本網站觀點,不做真?zhèn)味▋r之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