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號缶廬,晚年自稱吳字,浙江安吉人,中國清末民初的篆刻家,亦工書法、繪畫。
吳昌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清末海派四杰”。
他把書法、篆刻藝術融入繪畫,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以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敦厚老辣、縱橫恣肆、氣勢雄強,構(gòu)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畫面用色對比強烈。代表作有《瓜果》《燈下觀書》等。

吳昌碩的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之欹側(cè),黃道周之章法,個中又受北碑書風及篆籀用筆之影響,大起大落,遒潤峻險。

他的篆刻是從“浙派”入手,后專攻漢印,也受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等人的影響。

成為一代宗師。他的畫起大落,善于留白,或?qū)庆バ?,氣象崢嶸,構(gòu)圖塊面體積感極強。他的篆書個性極強,印中的字饒有筆意,刀融于筆。

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現(xiàn)出雄而媚、拙而樸、丑而美、古而今、變而正的特點。篆刻方面吳昌碩上取鼎彝,下挹秦漢,創(chuàng)造性地以“出鋒鈍角”的刻刀,將錢松、吳攘之切、沖兩種刀法相結(jié)合治印。
所以他的篆刻作品,能在秀麗處顯蒼勁,流暢處見厚樸,往往在不經(jīng)意中見功力。

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于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自己說:“我平生得力之處在于能以作書之法作畫?!彼3S米P寫梅蘭,狂草作葡萄。

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布局新穎,構(gòu)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
用色上似趙之謙,喜用濃麗對比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色澤強烈鮮艷。名重當時的畫家任伯年對吳昌碩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畫拍案叫絕,并預言其必將成為畫壇的中流砥柱。

吳昌碩作畫用“草篆書”以書法入畫;線條功力異常深厚。雖然從狀物繪形的角度看其線條的質(zhì)感似乎不夠豐富、切實,但恰恰是舍棄了形的羈絆,吳昌碩的繪畫才步入了“意”的廳堂,從而形成了影響近現(xiàn)代中國畫壇的直抒胸襟,酣暢淋漓的“大寫意”表現(xiàn)形式。
吳昌碩繪畫的題材以花卉為主,學畫較晚,40歲以后方將畫示人。前期得到任頤指點,后又參用趙之謙的畫法,服膺于徐渭、朱耷、揚州八怪諸畫家的畫藝,從中受惠甚多。

他酷愛梅花,常以梅花入畫,用寫大篆和草書的筆法為之,墨梅、紅梅兼有,畫紅梅水分及色彩調(diào)和恰到好處,紅紫相間,筆墨酣暢,富有情趣,曾有“苦鐵道人梅知己”的詩句,借梅花抒發(fā)憤世嫉俗的心情。
又喜作蘭花,為突出蘭花潔凈孤高的性格,作畫時喜以或濃或淡的墨色和用篆書筆法畫成,顯得剛勁有力。畫竹竿以淡墨輕抹,葉以濃墨點出,疏密相間,富有變化,或伴以松、梅、石等,成為“雙清”或“三友”,以寄托感情。

菊花也是他經(jīng)常入畫的題材。他畫菊花或伴以巖石,或插以高而瘦的古瓶,與菊花情狀相映成趣。菊花多作黃色,亦或作墨菊和紅菊。墨菊以焦墨畫出,菊葉以大筆潑灑,濃淡相間,層次分明。晚年較多畫牡丹,花開爛漫,以鮮艷的胭脂紅設色,含有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葉相襯,顯得生氣蓬勃。荷花、水仙、松柏也是經(jīng)常入畫的題材。

菜蔬果品如竹筍、青菜、葫蘆、南瓜、桃子、枇杷、石榴等也一一入畫,極富生活氣息。作品色墨并用,渾厚蒼勁,再配以畫上所題寫的真趣盎然的詩文和灑脫不凡的書法,并加蓋上古樸的印章,使詩書畫印熔為一爐,對于近世花鳥畫有很大的影響。

世人評說
在《白石詩草》中,齊白石還寫道:“青藤、雪個、大滌子之畫,能縱橫涂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于門外餓而不去,亦快事也?!鄙踔劣钟小扒嗵傺﹤€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zhuǎn)輪來”之語。——齊白石

人物語錄
1學我,不能全像我?;艺呱莆艺哌M,似我者死。
2今人但奢摹古昔,古昔以上誰所宗?詩文書畫有真意,貴能深造求其通。
3嗟予學術百無就,古人時效他山攻。蚍蜉豈敢撼大樹?要知道藝無終窮.
4讀書破萬卷,道行志不二。
5老學師何補,英年悟最宜。
6小技拾人者則易。創(chuàng)作者則難。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拾者只多半年,可得皮毛也。
7十指參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古來今。
8畫之所貴貴存我,若風遇蕭魚脫筌。
9或擬溫日觀,應之曰否否,畫當出已意,摹仿墮塵垢。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
(注:圖文來自網(wǎng)絡,僅供藝術品愛好者參考交流,不代表本網(wǎng)站觀點,不作購買定價真?zhèn)沃罁?j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