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藝術靈魂-焦墨,是我心靈的極品》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156)
用焦墨畫佛造像,走進中國四大石窟,以寫生石窟石刻佛像藝術為源泉!我的藝術人生、如夢初醒!藝術靈魂是我生命的追求!感恩我去親近大自 的追求!感恩我去親近大自然石窟之美,佛家講,一切唯心造。人心乃唯一不滅永恒存在的能量,它和宇宙聯(lián)網(wǎng),生出萬象。所以只要是心象所有,皆可化為神通之筆,復活刻在宣紙上。關鍵是心的能量、能通佛靈,能貫通宇宙,越能得到藝術精神的滋養(yǎng)。藝術是我心靈的洗禮!藝術是我細胞的血脈!
藝術是我靈魂的自己!藝術是我情愛的表現(xiàn)!藝術是我自然的宇宙!焦墨,我心靈的品級!佛愛、是最高的品級!我的敬畏之心是最無尚的品級!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為藝術而生,沒有帶來什么,我又能從世界帶走什么呢?因此,我有的吃,有的穿,就該知足。生命的真諦,圣禪的智慧。是禪美之境,靈魂之舞。而石窟藝術,喚醒靈魂;復蘇生命,永生禮贊;精神永恒,焦墨藝術;靈心創(chuàng)造,真情珍貴,真愛永世;佛造像藝術,完美人生。智慧人生的永恒法則,鮮活的思想賜予我精神的洗禮,深刻的哲理關注我真正的價值,卓越的觀念引導我的幸福人生。如日車滾滾向前,如日精深深不息。
馬培童寫扵古沛老家 查看更多2020-07-09 15:46:10 14 0 1556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丙申仲景節(jié)臨張遷碑
規(guī)格:68cmx136cm/四尺橫幅/麻絲仿古軟片。
附議:余以為此碑本應用堅短毫、澀紙、墨稍枯臨寫較好。丙申仲夏,畫剩殘湯,以禿狼羊兼毫、稍淡墨臨寫。偶憶,三十多年前曾 多年前曾將此碑寫過一年多,閑有臨池不少百余遍,時帖本由1976年上海古籍影印,帖本價好像1元不到。后乙亥歲,遇恩師對我言:"此漢碑雖佼楚,然不如石門摩崖之境。"甚念師言如是。今此新帖本為中央美院某書法碩士主編,某正規(guī)省美術出版出版,裝幀面子活很漂亮,印工精美,乙未歲末在琉璃廠中華書店購得此帖,帖本價20元,細閱編校多有錯舛。感言之,書藝傳教就如此一步一步的在金玉其外而落遺差失乎!一一壬寅初夏楊牧青復記 查看更多2022-05-23 15:18:08 6 0 1556 -
張建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著名畫家霍春陽先生作品,本人藏品之一,供朋友們鑒賞與欣賞。
2017-12-31 17:56:00 2 1 1555 -
李亞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雪霽江行圖
2018-01-29 08:09:43 11 1 1555 -
狄峰收藏日記 對話
清末民國時期的名人名家羅賢升的墨寶。歡迎品評收藏。
2018-03-26 09:43:30 11 0 1555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要成功,就一定要干出名堂來》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79)
焦墨畫,不僅要天天畫,天天練天天創(chuàng)作。還要天天寫一段文章,每天早上發(fā)微信。
覺得自己活得苦,活得累,但我畫起畫來很開心,苦中樂, 自己活得苦,活得累,但我畫起畫來很開心,苦中樂,累中出作品。
其實每個人活得都不容易。只不過別人的難處,別人的辛苦,沒有看到罷了。
做人就是如此,累就對了,舒坦,是留給死人的;苦就對了,在苦中作樂品嘗自己的作品。所以活著就有疲憊,就有汗水,就要奮斗,就要折騰,就要歷經(jīng)風雨,就要擔起肩上的責任!要知道,不要浪費的每一天。
千金難買是光陰,千金難買是生命,千金難買是快樂,千金難買是人生。只要走過、路過、奮斗過、拼搏過就是成功,百年人生,走好自己的藝術之路。不氣餒,只要朝著目標走,就是在前進。
希望成功,確定目標,告訴自己,任何目標都要靠一步步的實干去實現(xiàn)的。要干就干出名堂來。只有有了“一定要干出名堂來”的大氣魄,我們才可能有大的突破、大的發(fā)展。(馬培童寫扵北京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3-08 16:40:26 14 0 1555 -
安士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不經(jīng)意間的期待,是無限的遐想。早
2017-12-17 08:55:51 3 0 1554 -
胡文魁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昨日細讀"明末愛國領袖"袁崇煥詩邊中送別一首,深有感觸。固以崇敬心情書之。
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2018-01-16 22:55:18 11 0 1554 -
袁峰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六尺作品……旺運、旺財!袁峰作品
2018-02-11 20:58:52 4 0 1554 -
2018-08-21 10:02:38 6 0 1554
-
馬培童生活日記 對話
“江山如此多嬌”全國各省美協(xié)主席副主席作品邀請展;
7月23日中午11點在山西太原博物館,"江山如此多嬌"全國美協(xié)主席副主席作品邀請展開幕式圓滿成功。我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香港美術家協(xié)會參展。 品邀請展開幕式圓滿成功。我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香港美術家協(xié)會參展。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各?。ㄗ灾螀^(qū)、直轄市)、港、澳、臺美協(xié)主席副主席作品邀請展。
主辦單位:
山西省文聯(lián);
山西大眾書畫院;
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
山西中國畫學會;
承辦單位:
山西榮誠友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展覽時間:2019年7月23日--28日 查看更多2019-08-07 15:59:55 21 0 1554 -
劉開豪收藏日記 對話
《毛澤東主席給斯大林的親筆信》 毛澤東主席給斯大林的親筆信,沒有東倒沒有西斜,沒有涂改,說明毛主席很正式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
2023-09-21 09:16:45 25 0 1554 -
周牧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筆墨自古胸中意,何來蕭殺依柳七?
2017-12-10 14:43:38 8 3 1553 -
周牧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脫光了吧
2017-12-24 10:06:10 5 1 1553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您知道嗎:中國水墨畫寫生比西方油畫寫生早了多少年?(原創(chuàng)/楊牧青書畫)
寫生是畫家的終身大事
北宋郭熙提出畫家去畫山水,要畫出山的“遠近淺深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之不同”。意思是說,畫家要 ”。意思是說,畫家要去大山里觀察、寫生,畫出遠、近、早、晚、風、雨時候各種風景的差別。
備注:郭熙(約1000年-約1090年),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孟縣東)人。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畫聞名。熙寧元年(1068年)召入畫院,后任翰林待詔直長(隨時聽候皇帝使喚的翰林院官員的輔佐之人)。山水畫師法五代宋初畫家李成(919年-967年),山石創(chuàng)為狀如卷云的皴筆方法,后人稱為“卷云皴”。
中國的這個寫生論比西方印象派畫家們把畫架搬出去寫生,研究大自然光的變化早了900多年。西方的印象派是從科學的光學角度去畫,畫的是事物表象的東西。
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說:“ 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凈如妝,冬山慘淡如睡”,則是把山擬人化。用理解美女的方法去理解畫山水畫,去把山水畫活,畫感人,去追求畫的氣質(zhì)和韻味,這種人文的方法是跟西方印象派的科學研究大不一樣的,也正是中國畫講神韻可貴的地方。
其實,在郭熙之前南朝東晉末年宋時的宗炳在《畫山水序》(約公元430年著成)中所論尤為重要。在《畫山水序》中,宗炳先結(jié)合古代圣賢愛山水的“仁智之樂”和山水是“道”的體現(xiàn),總言山水之美。繼而表明自己創(chuàng)作山水幽的緣由,接著又闡明山水畫之能成立及其意義。論證了用透視法以“存形”的原理,及更進一層的“棲形感類,理入影跡”;最后以“暢神”言山水畫的功能、價值,表明其所具有的精神解脫意義。 查看更多2018-02-14 17:50:40 3 0 1553 -
已認證
葉仲橋生活日記 對話
3月5日參加九哥文化集團公司的一系列活動,企業(yè)家重視文創(chuàng)是現(xiàn)代城市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2018-03-06 08:33:36 4 0 1553 -
李偉成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精品仿古四尺,李偉成國畫
2018-03-13 12:48:23 7 0 1553 -
2018-04-28 22:30:24 12 1 1553
-
已認證
葉仲橋收藏日記 對話
9月2日隨廣東書法院一行參加在貴州省美術館舉行《貴州.黔行幹風.行草十家展》盛大開幕典禮!
2018-09-06 20:48:39 8 0 1553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甲骨文非卜辭說之敘事曲第三
——紀念甲骨文發(fā)現(xiàn)和研究120周年
甲骨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根脈之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系很龐大,不僅僅局限于“文字”之一種,學者們將文字直接斷定為中華優(yōu) 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根脈,顯然是受到所謂的國際學術界對文明認定和文明標準界定的錯誤認識及其欠正確的思想影響。
“甲骨文是商代人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古典文獻遺產(chǎn)”,是記事文例形式的文獻檔案。當下,要徹底的認識到“甲骨文非卜辭說”的重要性和其重大的意義。甲骨刻字就是一種記事刻辭,就是歷史文獻檔案,不是占卜的不辭,不是殷商人崇尚鬼神的一種做法。
120年來,甲骨文(甲骨學)研究以經(jīng)年累月而形成的“甲骨文是卜辭說”為出發(fā)點是不可取的。把“甲骨刻字”認定是殷商人崇尚鬼神而凡事都要占卜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和商王朝的生活之必需,這就是我們對甲骨文(甲骨學)研究的痛中之痛。我經(jīng)常講,激活甲骨學研究體系,構(gòu)建甲骨文新的認知和思維模式,就是基于此痛中之痛的,之所以要力倡“甲骨文非卜辭說”。
商王朝周邊方國達160多個,有的方國與商王朝時敵時友,軍事征伐及服屬交好的記載甚多。甲骨文中有不少風霜雨雪的氣象及水旱蟲災的記錄,還記載了流星雨以及發(fā)生于公元前1200年前后的5次日食,是古氣候與古天文學研究的珍貴資料。按,古中國先祖?zhèn)冏畲蟮陌l(fā)明創(chuàng)造之一就是除“燧人氏鉆木取火”發(fā)現(xiàn)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外“天文歷法”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創(chuàng)造,其對古中國的農(nóng)耕、人事、社會等方面有益作用是世界上在當時來說,任何一個區(qū)域的“國度”都是無法比擬和媲美的,中華文明的大智慧之處正在此處!由此形成的天文星象、中醫(yī)養(yǎng)療、地理擇向、農(nóng)耕生活、禮制建立等人與自然、人與空間的“天人合一”大宇宙觀,其渾然一體的思維模式,更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核心之核心!
甲骨文是研究漢字原初構(gòu)形與漢語語料最早形態(tài)的重要素材。按,甲骨文有學者已整理出6200多個字,當前能比較統(tǒng)一認讀的估計也就1000字左右而已,可讀可隸定的約2400個字內(nèi)的問題還很多。甲骨文內(nèi)部有一個比較統(tǒng)一的語音系統(tǒng),它構(gòu)成中國秦漢以后漢藏語系的重要源頭。
甲骨文也為現(xiàn)代書法藝術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新天地,甲骨文因書法藝術的廣為傳播而會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和生活當中。
甲骨文發(fā)現(xiàn)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釋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學研究領域,持續(xù)不斷的甲骨文材料的發(fā)現(xiàn)、整理和著錄,甲骨殘片綴合、甲骨組類區(qū)分、甲骨文例語法研究等諸多方面堪成規(guī)模,特別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錄集與大型甲骨文獻集成、各種完備工具書的相繼問世,無不為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的發(fā)展積聚起相當?shù)哪芰俊#ò?,甲骨殘片綴合是當前工作重點,讓殘片都能夠完整起來,便于甲骨學的深入研究,這一點上,宋鎮(zhèn)豪先生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是功不可沒的。)
殷墟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隨之確立。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標志著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對社會歷史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歷久彌新的影響力。我一直想,世界某某機構(gòu)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是那個國家在操控其主權(quán)的目的性而行使呢?為什么我們自己老祖宗留下的寶貝自己不認可、不自豪,偏偏卻要讓世界某某機構(gòu)來認可、來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式的之后我們才認可、才自豪呵?自強不息,自力更生,xxxx都是紙老虎……等,這些經(jīng)典的教誨是我們要認真學習和思考的。文化自信要從本民族、本國度的文化根源上去找,上下打通,前后相承,以史為鑒,放眼世界。
當今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也面臨不少問題,如項目設置重復,選題碎片化,一些研究自說自話。甲骨文字考釋不少陳陳相因,或拾陳蹈故、夸大創(chuàng)新,或煩瑣考據(jù)、故作艱深。研究面臨發(fā)展瓶頸,一些重要問題難以達成共識??脊懦鐾琳蛹坠撬鶕碛械慕M類屬性,與同出考古遺物遺跡的年代界定,是研究甲骨組類分期的重要依據(jù),但近年來卻遭遇忽視。甲骨文字典等工具書的編纂,本是一項極其嚴肅的工作,但目前資質(zhì)把關不嚴、出版門檻較低,一些書籍質(zhì)量不高,存在誤導讀者的問題。更有甚者,對甲骨文遺產(chǎn)缺乏敬畏之心,假偽充斥,恣意炒作。(按,宋鎮(zhèn)豪先生此五點思考非常好,也非常重要,項目設置重復,這是誰的錯?難以達成共識,那么第一個識的起因以誰的識為源發(fā)點而形成共識呢?)
就時下來看,“甲骨文非卜辭說”這個起因的源發(fā)“識”能不能形成共識呢?這亟需慧者明鑒。甲骨文書籍的誤導,這又是誰的錯?又要誰來做判斷呢?“敬畏之心”講到點上了,浮躁的經(jīng)濟利益糾葛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們對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的失去和漸遠,敬畏之心當然是少了,上行下效這個詞不知在時下它又要表達什么意思呢?!
關鍵是要重視民間的甲骨文<甲骨學>研究的智慧之力量,忽視民間的智慧和力量是最愚笨的做法,不要以固步自封的心態(tài)去對待這些問題!孔圣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圣人,他最大的功德是開了向平民百姓傳授知識進行教育的先河,而不是繼續(xù)為魯國王室或周王室的貴族們繼續(xù)進行教育工作的服務,雖然他一生都在為了恢復周禮而努力,但是其本心也是為了傳授知識進行教育的一個需要。失民心者失天下,失去民間的學術研究智慧之力量等于是失去了學術研究的本真。隋王通 《中說·問易》:“諸侯不貢詩,天子不采風,樂官不達雅,國史不明變,嗚呼,斯則久矣,《詩》可以不續(xù)乎!”這個憂慮是一定要有的。本文是參閱宋鎮(zhèn)豪先生《甲骨文研究的繼往開來》<2019年11月4日見人民網(wǎng)>一文時以隨記形式寫出,內(nèi)有少許文字是來自宋先生文稿的?!?019年11月28日楊牧青于北京
相關文稿索引>>
連載2)楊牧青:甲骨文非卜辭說之敘事曲第二
連載1)楊牧青:甲骨文非卜辭說之敘事曲第一
楊牧青:甲骨文字解讀思想和方法要有新的突破
楊牧青:解讀甲骨文的認知和方法須重新思考
楊牧青:參觀國博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隨記
楊牧青:簡析“鎷”字在甲骨文中的疑誤——兼議山東博物館藏“鎷”字甲骨片疑為贗品
甲骨文非卜辭說:璩效武先生印象——當潮濕的心生起時您對文化人有何感想
連載1)甲骨文解讀之痛——對甲骨學研究的重新審視與希望
連載2)甲骨文解讀之痛——對甲骨學研究的重新審視與希望
連載3)甲骨文解讀之痛——對甲骨學研究的重新審視與希望
北斗七星定乾坤:在曠野中觀察過多少次北極星?
1899甲骨文/1900量子力學:中西方不同的解釋在解釋著一件事
用真藝術傳播國學智慧:楊牧青甲骨文象形書法啟示
從甲骨文字探索中國書法之美——怎么寫好甲骨文書法
華夏之源·楊牧青32幅甲骨文書法作品在宋慶齡青少中心展出
全球首發(fā):楊牧青破譯八千年前賈湖遺址16個符號文字 查看更多2019-11-28 19:18:37 15 0 1553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線與空間
規(guī)格:25cmx18cm/速寫草稿本
釋議:西班牙畫家的線條與空間分割及色彩的填充,其實不是多精彩,中國有弘仁、倪瓚等折筆皴法用筆更精妙!
就中國水墨畫對形體物狀的理解而生發(fā)的韻 解而生發(fā)的韻味是西方油畫永遠無法媲美的。西方寫實與中國寫意,這又是一個太極思維哲學,不需要任何邏輯思維模式去辨證辯解的。顯然,幾十年及至近百來想用西方油畫藝術思想來改良改變中國畫的藝術發(fā)展與生命情狀,實踐證明這是錯誤的!中西方藝術是完全可以相互借鑒與汲取的,用水墨筆畫油畫那種點線面的形式,用油畫筆畫水墨畫那種藝術韻律感覺,也是完全可取的,但是若想要以某種話語權(quán)來期圖改良改變中國畫乃至中西方畫各自的藝術基因,那等于就是一種人類犯罪,是對人類文化文明的藝術推毀!庚子孟春楊牧青記于京華 查看更多2020-02-28 13:58:31 6 0 1553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大寫意國畫《浮影美麗河山》規(guī)格:137cmx70cm;
款識:浮影美麗河山,庚子楊牧青作。
附議:讀經(jīng)思考,寫生觀察,體悟世情,觀天鑒地,窮通陰陽,游歷河山,挾術以宣化文明是一個中國書畫家的 書畫家的終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為中國書畫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則將面會揉死,以而于無面味,只能攤個死面餅。約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戲曲之唱念作打,雖鑼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圓,僅落個胭脂水粉面目而已!
概敘之,點、線、面是東西方繪畫的共性,若于中國大寫意水墨畫藝術來說,其似乎更勝幾籌,不以寫實而勝于寫實之感,蓋因六識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術、其巧、其思之造化,需從書法累功、讀取殘經(jīng)破卷與體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維、梁楷、徐渭、八大、石濤及至蒲華、老缶、黃賓虹諸輩天降之英華,曠世之奇才,亦不離依此造化而彰顯世道人情,寄點線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謂大寫意者,是中國水墨畫藝術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是在小寫意及至工筆壁彩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是需要將書法與畫法融匯貫通,是對傳統(tǒng)的筆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創(chuàng)新中升華拓展,是寫的一種文化心境,是胸懷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簡單的技法炫酷與色彩空間的壘積!(詳見《楊牧青:什么是原生態(tài)大寫意山水畫?》一文有關論述。) 查看更多2020-04-14 16:09:04 3 0 1553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焦墨畫創(chuàng)新作品《人面新巖畫》發(fā)現(xiàn)研究(一)
說起人面巖畫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世界各地有不少學者發(fā)現(xiàn)這種詭異的人臉巖畫,這些巖畫上刻著人的喜怒哀樂,看上去特別的驚悚。后經(jīng)考古學家研究得出結(jié)論:詭異 古學家研究得出結(jié)論:詭異的人面巖畫是原始人的杰作。世界各國都有出現(xiàn)一些奇怪的人面巖畫,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這些奇怪的巖畫被世界各地的學者發(fā)現(xiàn)。從北美洲西海岸到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一直延伸到中國大陸。在巖畫學者宋耀良的筆下,一個清晰的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人面巖畫帶被勾勒出來。這些人面巖畫像似乎都指證著同樣的事實:它們具有一致的宗教文化內(nèi)涵,共同的構(gòu)圖特征、制作技法和表現(xiàn)風格。由此,一個大膽的推測被提出,在史前文明時期,東北亞和北美洲之間發(fā)生過一次跨越大洋的人類大遷徙。
1969年春天,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賀蘭縣政府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李祥石,前往金山鄉(xiāng)執(zhí)行公務。在返回的路上,他無意中發(fā)現(xiàn),在賀蘭山口兩側(cè)的石壁上,密密麻麻地刻畫著類似人面的圖形以及各式各樣的動物和奇怪的符號。當時天色已晚,帶著一連串的不解,李祥石下山了。李祥石并不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人面巖畫的人,早在公元五世紀,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其名著《水經(jīng)注》中就留下了有關巖畫的大量生動的記載。他說,黃河自甘肅北流到寧夏,經(jīng)過寧夏陶勒縣至內(nèi)蒙古磴口縣一段五百里黃河沿岸的山中,有被刻畫的山巖,圖像似虎似馬,所以被人稱之為畫石山。1979年,李祥石再次來到了賀蘭山口。在過去的十年中,他從來沒有忘記這些人面巖畫。賀蘭山發(fā)現(xiàn)巖畫,這個消息一經(jīng)披露在中國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對賀蘭山巖畫的大規(guī)模普查也隨之開始。調(diào)查的結(jié)果令人吃驚:在賀蘭山東麓的27個山口發(fā)現(xiàn)了數(shù)以萬計的古代巖畫,內(nèi)容涉及人物、動物、植物、天體和不明含義的符號,而這其中,最為詭異和神秘的圖形就是近千幅也被稱為是“類人首”的人面像。
2020,12,14馬培童記。 查看更多2020-12-15 17:10:05 24 0 1553 -
李忠信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中國佛教藝術書畫院師兄藝友歲末雅集
2017-12-31 20:06:47 4 2 1552 -
潘禮桓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潘禮桓,1948年生于廣州。現(xiàn)為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物保護協(xié)會藝術研究院顧問,中國手指畫研究會理事,廣東省文聯(lián)會員,獲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于嶺南當代杰出書畫名家,南粵功勛中國指畫大師,廣東改革開放三十五年中國指 畫大師,新時代廣東杰出人物,廣東電視臺"文藝東方"高級藝術顧問。六歲習畫,曾在廣州市委宣傳辦、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州市各大文化宮從事美術工作,其間師從嶺南大畫師黎雄才老師,曾獲全國書畫大賽優(yōu)秀獎。從事中國畫教學二十年,主要有工筆專業(yè),寫意花鳥專業(yè),中國人物畫專業(yè)山水畫專業(yè)。陶醉中西方各美術流派數(shù)十年,自創(chuàng)手指頭畫馬,兼創(chuàng)作工筆畫、寫意 查看更多
2018-01-04 12:59:34 6 1 1552 -
李振軍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鴻運當頭。
2018-04-10 20:22:53 5 0 1552 -
陳忠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安徽舒曉婷女士,再次收藏我的作品,心存感激,特書其網(wǎng)名"品味人生"相贈,愿你大徹大悟,瀟灑風流!
2018-06-01 12:04:30 5 0 1552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中意橋搭建文化共同體·品意大利紅酒,講中國文化,因為我們都是“一搭里人(黃河中上游6、7千年前的古老方言,至今還耳口間。)”!
2018-06-10 07:31:51 9 0 1552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習作!
2018-07-07 15:30:02 3 0 1552 -
馮建德生活日記 對話
武陵源寫生,晚上入住民俗。出來一趟總會有收獲,付出總能得到回報。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收獲也常常是意料之外的!哈哈,這次出行便有意外收獲!
2018-07-09 14:00:40 7 0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