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作品《寧靜致遠》《不經(jīng)風雨怎能見彩虹》《春游芳草地》供朋友們欣賞。
第一幅行書書法作品《寧靜致遠》是應(yīng)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竹先生之邀而訂購四尺整張橫幅作品。“寧靜致遠”這一成語出自西漢初年道家 道家劉安的《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一書,意思是說,只有平穩(wěn)靜謐的心態(tài),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遠大的目標,專心致志,厚積薄發(fā),有所作為。供朋友們欣賞。
第二幅行書書法作品《神童詩》局部是應(yīng)北京懷柔區(qū)李先生之邀而訂購四尺三裁豎幅作品《春游芳草地,夏賞綠池荷,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供朋友們欣賞。
第三幅行書書法作品是應(yīng)北京朝陽區(qū)朱先生之邀而訂購三尺整張豎幅作品《不經(jīng)風雨怎能見彩虹》,供朋友們欣賞。
乙亥年孟秋劉勝利書於北京 查看更多2019-10-11 11:21:38 28 0 4626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在研究探索焦墨中,不斷前行,對焦墨的繼承、發(fā)揚光大,和傳承而努力。
從沛縣、到徐州,到北京,到香港,到深圳、 到廣州、 到惠州、闖天下、一支筆,一瓶墨,一個人, 一件事、一條心、 一人拼,一故事 ,一個人, 一件事、一條心、 一人拼,一故事,一定贏。我在研究探索焦墨中,不斷前行,因生長在徐州古沛、 對徐州的漢畫像石刻和拓片情有獨宗 ,所以研究漢畫像石刻拓片法的繪畫方式、來形成自己的馬氏焦墨代言,有獨特風格,內(nèi)容包括、傳統(tǒng)的風水、陰陽調(diào)合、法理,哲學、巖畫,圖滕,符號、甲骨文,漢畫像石刻,石窟佛陀,古代仕女和現(xiàn)代各民族人物。豐富了作品內(nèi)涵和學術(shù)性,形成馬氏焦墨代言人。對焦墨的繼承、發(fā)揚光大,和傳承而努力。
馬培童2019,10,10曰扵青州 查看更多2019-10-10 17:23:24 20 1 1313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華夏之源·楊牧青32幅甲骨文書法作品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展出
本網(wǎng)京華訊:2019年10月5日至7日,為“紀念建國70周年和發(fā)現(xiàn)甲骨文120周年”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粹 心粹空間特舉辦“甲骨文書畫展覽”活動。在展出多位小朋友的甲骨文書畫作品及多位老師甲骨文書法作品之際,《華夏之源·楊牧青古文字書畫作品選輯》中的“32幅甲骨文書法原創(chuàng)作品”應(yīng)邀展出。
“華夏之源·楊牧青古文字書畫系列作品”共約120多幅,以中國文化文明為主體,兼顧世界其它文化文明,涵蓋了從遠古摩崖、陶器、玉器刻畫圖文到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再到春秋戰(zhàn)國文字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本次展出的32幅甲骨文書法作品,是在“人類上古文化譜系研究課題”和“中華文明探源”的總體思想主導(dǎo)下,著重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三皇五帝”名號及其文化內(nèi)涵作了水墨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用書法表其意情,用書法傳其精神。
展覽期間,宋慶齡青少中心粹空間同時也為孩子、家長們在祖國70華誕喜慶的日子里游玩、學習、參觀準備了非遺、中醫(yī)藥、雅樂、絲制品、手工制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內(nèi)容,精美的甲骨文書簽小禮品 藝術(shù)生活空間的體驗,讓參觀者留連忘返,度過一個快樂的節(jié)假日!(藝界網(wǎng)) 查看更多2019-10-10 10:01:08 8 0 1299 -
2019-10-09 14:55:16 15 0 1925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2019年10月5日,華夏之源·楊牧青32幅甲骨文書法原創(chuàng)作品在中國宋慶齡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展出時捕捉的幾個永遠難以忘記的瞬間!
2019-10-09 09:02:20 7 0 1489 -
2019-10-07 09:50:12 19 0 1267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作品《海納百川》,“海納百川”是指大??梢匀莸孟鲁砂偕锨l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shù)量很大。出自于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
2019-10-06 19:14:29 5 0 1882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觀圖我見之驚訝不已,這是跨越時空的甲骨文圖片設(shè)計,這也是五千年后(公元7019年)以“亥”定“北極”的方位圖。圖片設(shè)計者認為今年是豬年,就把十二生肖亥放在最上面第一中間位了,實際上這是西方天文平面觀的 下方非上方現(xiàn)象,中國天文是全立體空間觀,是坐地觀天,以南方為上方,亦即亥、子位為下方,故“面南登基”是歷代皇帝所專用的。
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子位當值,有偏移,約在下10度內(nèi),周天360度,每一生肖地支對應(yīng)30度,每一天干管36度,地支天干相差6度的空隙就是世界大變局的節(jié)點,依此也可知全球變數(shù)。
現(xiàn)子位應(yīng)從1.5萬年前的伏羲畫卦開始,每1.2萬年一變,故邵康節(jié)”天地會元說”是妙不可言的“玄數(shù)陣圖”。依此,我們現(xiàn)在處于子位下10度期內(nèi),也就是從“西周”初年(公元1000年前)而開始位移了,所以周文王改伏羲先天八卦乾坤為坎離定南北、周公旦制定“敬天畏民”的“周禮”、周改商、夏、堯以前的各種秩序、法度等都是順應(yīng)天道的!
3萬年前是丑位定極,亦即燧人氏在大昆侖祁連合黎山立方牙的事情!司馬遷說五千年、五百年是很有道理,因為他不僅是史學家、文學家、文化學者,而且是具有“上古巫”的血性傳承的大天文星象學家,所以他才有“究天人之際”諸說?,F(xiàn)在的史學家、文學家、文化學者似乎是睜眼的瞎子較多,蓋不懂“天”者之故也,斯言僅愚見,?。∫灰粭钅燎嚯S記 查看更多2019-10-06 14:33:22 11 0 1768 -
陳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遇見你,你便成了我的佛,離開你,你又成了我的魔,我不拜佛,心里有惡才會拜佛,以求解脫。
我不除魔,那是我的心靈干凈,心有善念,感覺到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行為做什么,拜佛自由拜佛人,除魔也有除魔人。 拜佛人,除魔也有除魔人。
世界很大,時間卻不多,當你專注一件事的時候,你會忘了整個宇宙形成自己的小圈子,當你放棄自己的小圈子的時候,你會突然感覺到自己真的很無助。
放下,才是王道,才有樂土,放下,你才會看到宇宙之浩瀚,自己之渺小。
不要試圖教訓(xùn)別人,要在每個人身上汲取能量,吸天地之精華,再釋放出來,反哺歸真,正本清源,每一天都不同,每一天睜開眼睛,世界都是新的。
光明你能看到,黑暗你也能看到,難道你還有什么不滿足么?不要試圖用手抓月亮,更不要試圖靠太陽太近,感到寒冷和溫暖就滿足了。
一只小蟲子,哦,也可能是一只蟑螂,從我的腳下爬過并迅速爬到它認為安全的地縫中,我笑了笑,也許它誤會了,我無意踩死它,也沒有對它造成威脅,蟑螂或者小蟲子想多了,或者說我想多了。 查看更多2019-10-05 18:32:31 59 0 3445 -
陳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祖國生日快樂,苦盡甘來,感謝祖國給了我和平的,安靜的繪畫環(huán)境,可我一直在浩瀚的祖國文化里暢游,無法自拔,沒了高興,沒了痛苦,只有對祖國懷有的敬畏之心。
作畫,我也許已經(jīng)到了瘋狂的地步,對于俗世上 了瘋狂的地步,對于俗世上的事情幾乎不管不問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痛并快樂者,一不小心就背著老婆偷吃一點甜品,于是乎,老婆辭掉了高新工作專門陪著我。
我逃避了別人的安排,自行其是,我行我素,靈感來的時候會目中無人,誤會我的人越來越多,可我卻沒有感覺,我畫我的畫,我寫我的字,我背我的唐詩宋詞,沒有時間活在別人的世界里,但卻能感受到古人的痛苦與歡樂,無休止的熬夜使我又給醫(yī)院送去了兩萬八千元,活了半輩子眼睛卻近視了,一杯牛奶能畫一天的畫,從二百多斤減到一百五十多斤了。
廢寢忘食這個詞也許在我的身上用上了。
保持住了一顆童心,不斷的否定自己,建立自己,又打翻自己,一個人的書畫世界很精彩,因為有那么多世界的,古代的,今天的藝術(shù)家陪伴,自然界的山水是有靈性的,我掌控者,設(shè)計者,書寫者,要把現(xiàn)實的山水化作筆墨,油彩,提煉,組合,把它們掛在千家萬戶廳堂之中。
沒有時間是是非非,不要怪我,不要怨我,我一頓只吃一兩飯,不能和你們一起消耗掉我的寶貴時間。
誤會就誤會吧,反正我不聽你們搞是非,哈哈!即使聽了,我也不記憶,耐我何?
獨立的思考,獨特的見解,有的時候感覺生命的短暫。
在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有許多國外的藝術(shù)大師喜歡養(yǎng)小動物陪伴自己作畫,我笑他們沒有唐詩宋詞做底蘊。
我穿越古代的,遠古的,上古的文明社會里,今天,真的很幸福,有了網(wǎng)絡(luò),可以不用那么多腦子記憶了,不懂得,上網(wǎng)查一下就可以了。
今天,不熬夜,睜著眼睛睡覺。 查看更多2019-10-05 18:29:04 41 0 2203 -
2019-10-05 07:33:43 21 0 1432
-
史介鴻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古人說“書勢自造時代”,語境是“身在當下”,目的在于“提醒”當事者,意思是說,一個時代主流書家所追求的“書勢”,必然會打上時代烙印,形成有代表性的書法藝術(shù)特征。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 元、明尚態(tài)”,清代書法家梁巘對歷史書法這樣的概括,確實有理。
可今天,我們卻認為“筆墨當隨時代”。也并無不妥,只不過思考角度和立場與古人不同罷了。
古人“以人為本”,敬畏因果,凡事講究“發(fā)心”、講究“目的”和“動機”。體現(xiàn)在文章書法上尤其明顯。
可現(xiàn)在,我們沒有了敬畏,書法的“初心”全變了,難道我們真的要“隨時代”,隨出一個“尚形”、“尚術(shù)”或者“全民娛樂”的時代嗎? 查看更多2019-10-04 10:00:22 12 0 1389 -
已認證2019-10-03 18:49:40 13 0 2508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百年以來甲骨學者統(tǒng)釋為“中華第一女將軍”婦好(商王武丁的王妃)。細究總覺得“統(tǒng)釋”還存在著些什么似的?!
1圖釋文: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羌。(《英國所藏甲骨集》150正)這片甲骨記 骨記載了殷商時期出兵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戰(zhàn)爭。婦好率領(lǐng)自己三千人的嫡系部隊和一萬人的商王部隊去攻打羌族,最終大獲全勝。
2圖釋文:丁酉卜,賓貞:婦好有受生?王占曰:吉,其有受生。(《甲骨文合集》13925)這片甲骨占卜的內(nèi)容是婦好什么時候分娩比較好、分娩是否能順利的問題,占卜的結(jié)果是好的。 查看更多2019-10-03 16:57:23 7 0 2876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西周早期,獻侯簋、井侯簋(邢國榮伯,又名榮簋,邢侯簋)、應(yīng)公簋……等器后一字通釋“彝”。彝族的彝。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shù)民族,語言為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 6種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25個土語。主要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jié)、六盤水和安順等地,彝族約870多萬人。
問題是,西周早期的禮(祭)器后面為什么要用“彝”字呢?周建王朝100年間在“周公禮制”下怎么還沒有消除“彝”呢?甲骨文說明了這個問題,這是商人的禮祭儀式,雙手舉一物敬獻,又說為“綁縛的女人”,又說為“雉雞”,按商人習慣應(yīng)為獻祭女俘虜,其實這也是夏朝人十二支的北方一支的禮祭習俗,要追到早期的紅山文化“性圖騰”上去。注意,在周成王時代的獻公簋“彝”后面還有“天黽”二字,又是問題!
當進入這些商周甲骨金文體系中越研究越覺得那時社會狀態(tài)絕對是一個非常具有特色的社會,人們的思維狀態(tài)在接近“玄靈思維”高潮的尾聲,直到前771年后開始大變,歷500多年后至西漢人們的思維狀態(tài)直接脫去了靈性狀態(tài),進入了陀螺式的僵化狀態(tài),不拔不動,所以儒家就能順勢應(yīng)時。當然,這也是帝顓頊“絕地天通”歷經(jīng)兩千多年時間才徹底的革命成功了!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10-03 12:57:35 17 0 5363 -
羅建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人物肖像畫作品《習主席》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
戊戍年國慶羅建輝作品2019-09-30 17:16:43 15 0 1759 -
羅建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作品《惜時》
少年不識時光刀,任由揮霍任逍遙。
看到待書嫌字小,燈昏方知歲己高。
乙亥年秋月,羅建輝書,請欣賞。2019-09-30 16:56:49 17 0 4210 -
劉應(yīng)雄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畫寫生作品《永州八記》《永州八景》系列山水畫作品選;
劉應(yīng)雄山水畫《綠天蕉影》,乙亥年夏月作品,尺寸4尺斗方68X68CM;
劉應(yīng)雄山水畫《愚溪春曉》,乙亥年夏月楓林齋主畫,尺寸4 山水畫《愚溪春曉》,乙亥年夏月楓林齋主畫,尺寸4尺斗方68X68CM;
劉應(yīng)雄山水畫《永州八記之小石潭記》,乙亥年秋畫于長沙,尺寸4尺斗方68X68CM;
劉應(yīng)雄山水畫《永州八記之鈷鉧潭西小丘記》,乙亥年秋月楓林齋主劉應(yīng)雄畫于長沙,尺寸4尺斗方68X68CM;
劉應(yīng)雄山水畫《始得西山宴游記》,乙亥年夏月永州八記即景作品,尺寸4尺斗方68X68CM;
劉應(yīng)雄山水畫《小石潭記》,乙亥年夏月永州八記即景作品,尺寸4尺斗方68X68CM;
劉應(yīng)雄山水畫《永州八記之石澗記》,乙亥年夏月楓林齋主劉應(yīng)雄畫,尺寸4尺斗方68X68CM 查看更多2019-09-30 16:49:14 29 0 3846 -
葉向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翰墨頌中華:素描石膏象《海盜》等3副作品。
這是我1984年在天津美術(shù)學院的《海盜》等塑料石膏像作品,恭請光臨共同分享我的藝術(shù)歷程,謝謝。2019-09-30 10:39:48 14 0 1739 -
寧建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巨幅彩墨山水畫《萬里長城》,剛完成,分享給大家品鑒。
巨幅彩墨山水畫《萬里長城》,乙亥年仲秋,寧建華作于太行書畫院。2019-09-29 14:03:10 14 0 2957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黑白無極,道法自然”“藝術(shù)的精髓體現(xiàn)在生活的細節(jié)”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122)
焦墨畫對象往往以山水為主,不管哪類藝術(shù),必須扎根于生活,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凡是生活的細節(jié),皆是作品 凡是生活的細節(jié),皆是作品的素材;凡是作品的素材,皆是藝術(shù)的靈魂。
藝術(shù)的精髓體現(xiàn)在生活的細節(jié),捕捉了這些細節(jié)的靈感才會使作品更加真實、生動,更加引人入勝。這些細節(jié)極有可能啟發(fā)一個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甚至改變我的藝術(shù)風格。
墨落于紙上,猶如人生留下的痕跡,只要有過痕跡,就會永遠存在,人生中每一種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都是畫面中的符號,在這無數(shù)痕跡中,有此一筆才有彼一筆,筆筆相生又筆筆相克,使畫面在矛盾中得到和諧統(tǒng)一
充分吸收中國的古老傳統(tǒng),通過幾十年筆墨心追手摩的癡迷和內(nèi)心的膠著的不羈來表現(xiàn)天人合一、黑白無極、道法自然、宇宙萬象之美,抒發(fā)作為一個常年深耕于焦墨山水畫家的藝術(shù)追求,通過流淌在墨跡之中的傾注再現(xiàn)著一個畫家的藝術(shù)初心,默默地詮釋著中國焦墨畫壇的時代精神。
馬培童寫扵馬來西亞 查看更多2019-09-29 11:05:57 15 0 1670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博大沉雄”“致廣大而盡精微”一幅好創(chuàng)作、 一生的回憶。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121)
用最中國古老的焦墨,描繪中國最精美的四大石窟佛造像,突破用焦墨畫佛造像本體語言,表達詩的意境、詞的韻致,這 體語言,表達詩的意境、詞的韻致,這是焦墨繪畫體驗,更是人生之信條。
“博大沉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博大起于細微,也終于細微,越是博大的繪畫語言,越具有時代精神,歷史中,但凡能被人們記住的畫家,無不在進行“時代藝術(shù)與傳統(tǒng)藝術(shù)”結(jié)合而創(chuàng)作出“千古絕唱”,能留的下來的藝術(shù)作品,無不是:
“致廣大而盡精微”,繼承古人之時,要“師其跡”更要“師其心”,師其之精神,更要師其創(chuàng)新之精神,筆墨臨池、癡心于醉,四十余載。通過大量學習、實踐,對古人總結(jié)墨分五色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了再認識,他給墨賦予了新的表現(xiàn)形式:黑白無窮盡,墨無極,致宇宙之大同。入門道者,方知敬畏,沒有從森嚴法度中走過的人,永遠不知道法道可敬可愛之處,沒有經(jīng)過法度的磨煉,走小道永遠走不遠,藝術(shù)如此,各行各業(yè)亦是如此——走大道,得正果。
一幅好的焦墨山水,經(jīng)歷九死一生乃為常事,在一次次焦墨繪畫過程中,脫胎換骨,沒有將生命融入繪畫的人是無法體悟的;為追求焦墨石窟佛陀之美,和表現(xiàn)技法,和個人面貌的圖式,深入寫生,常常為一只手,佛陀臉部的細致刻畫,廢寢忘食、夜不能寐,幾個月如一日,年復(fù)一年,恍若隔世,用生命之體驗,用一生之經(jīng)歷描繪再造佛陀之大美,焦墨畫四大石窟佛造像,是“用生命創(chuàng)作”實不為過。用自己的思想理念和藝術(shù)追求,才能有偶然天成的創(chuàng)造,才能有老生常談的創(chuàng)新,才能有獨具個人面貌的殘缺之美、錯落感與滄桑感,使畫面顯得更加渾厚、深邃與博大。
馬培童寫扵新加坡 查看更多2019-09-29 11:02:23 15 1 2527 -
2019-09-28 09:16:20 12 1 1354
-
2019-09-27 11:27:27 19 0 1722
-
2019-09-27 09:24:42 5 0 1171
-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謙和》《銳意進取》《勁草經(jīng)風硬,梅花帶雪香》供朋友們欣賞。
第一幅行書書法作品是應(yīng)北京朝陽區(qū)朱先生之邀而訂購四尺三裁豎幅作品《謙和》。“謙和”一詞最早出自《晉書.良吏傳》“性謙和,善與 .良吏傳》“性謙和,善與人交,賓無貴賤,待之若之?!敝t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一個人而言,謙和意味著修養(yǎng),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支持。為人謙和,不炫耀自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謙和的人有一顆包容之心,樂于助人,虛懷若谷。遇事常換位思考,懂得謙讓,不圓滑,不小氣,不刻薄,不盛氣凌人,不惡語傷人,得饒人處且繞人,彰顯一種大度寬容的修養(yǎng)和品德素質(zhì)。
第二幅行書書法作品是應(yīng)北京西城區(qū)郭先生之邀而訂購三尺整張豎幅作品《勁草經(jīng)風硬,梅花帶雪香》,供朋友們欣賞。
第三幅作品是應(yīng)北京西城區(qū)郭先生之邀而訂購三尺整張豎幅作品《銳意進取》供朋友們欣賞。
乙亥年仲秋劉勝利書於北京。 查看更多2019-09-26 15:28:13 15 0 3897 -
2019-09-25 11:54:27 18 0 2086
-
史介鴻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真正的書法,是指順應(yīng)心態(tài)、情緒和環(huán)境的書寫,不必刻意“求美”、“求怪”,更不必刻意“設(shè)計”。
古人講求“藝本于真”,一個真字說盡了秘密。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追求的是“應(yīng)盡便須盡,無復(fù)獨多慮”的“意”。2019-09-25 10:46:34 4 0 1323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作品:人是飄的船,家是溫暖的岸,和諧溫馨的家,可分享天倫之樂!
2019-09-24 20:51:51 11 0 2127 -
史介鴻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的核心恰恰在于對中國文化的把握。文是內(nèi)容,書是形式。文是靈魂,書是形體。文是生命,書是軀殼。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是文主宰著一幅書作的意境。文不同,書亦不同。
2019-09-24 11:14:13 13 0 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