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15 01:28:34 16 0 1649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漢隸意書法《黃初三年,曹植《洛神賦》前句》
規(guī)格:137cm×35cmx4條/8平尺
款識:黃初三年,曹植《洛神賦》前句,楊牧青于京。
附議:自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后至大漢王朝建立,中國的書法從 中國的書法從某種角度來說,已具備其藝術的規(guī)模與氣象。特別漢王朝四百年間,以“隸書”為主體的書法可謂是邁古絕后。隸書之形體與意態(tài),多姿多態(tài),精彩紛呈,終后學一生也學不盡的!
予常言,倘若真書法家能夠浸泡唐楷、晉草多年,再上溯浸泡甲骨、金文、簡帛多年,納經(jīng)卷于胸懷,回過頭來再重寫隸書,那真是妙不可言,非凡愚之輩可識其意的。要知,隸貴多變而不浮華,貴渾健而不僵硬,貴秀潤而不輕佻,貴氣厚而不榮燥,不需要在意趣、形態(tài)各異中求達伎巧之姿和唯上之奴態(tài)。概言之,不離文字之率真本性,不出文字之率真本相!可參閱《1999年楊牧青率真派書法藝術初探》、《2005年楊牧青書論約言四則/四則續(xù)》相關文論。 查看更多2020-05-13 22:52:06 6 0 1649 -
已認證2020-07-25 19:34:17 25 0 1649
-
已認證2021-08-18 11:56:29 15 0 1649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
規(guī)格:168cm×68cm/8平尺多
材質(zhì):白宣老紙
款識:浮影逰記。戊戌(2018年)初春楊牧青于北京。
鈐?。簵钅燎嘤。幬模┎萜合壬栁模航钦?吉祥(陽文)2018-02-09 10:54:39 2 0 1648 -
袁峰生活日記 對話
由歐洲中國總商會主辦的《一帶一路名家聯(lián)展》于今日在吳東魁藝術館榮重舉行……
袁峰2018-04-26 19:21:23 6 4 1648 -
2020-11-09 15:49:45 7 0 1648
-
已認證2024-01-26 11:25:57 19 0 1648
-
周牧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野性難尋
2017-12-27 10:30:49 4 1 1647 -
魏杰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我們的作品裝點著老干局辦公樓。
2017-12-29 21:01:41 7 0 1647 -
任燕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貴妃醉酒
酒不醉人人已醉
借酒消愁愁更愁
幾度媚態(tài)迷人眼
誰知心已清涼意2018-01-23 13:52:50 3 0 1647 -
馮軍濤生活日記 對話
大寒已過臘來時,萬物那逃出入機!
2018-02-06 08:42:55 4 0 1647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筆刻歷史,傳承文明—— 馬培童焦墨畫石窟寫生記。”(98)
焦墨畫石窟佛像,佛是用來供奉的,要發(fā)揚佛文化,比如佛語、佛經(jīng)、佛詩或蘊涵佛理、佛性、禪機、禪意的詩、聯(lián)、文、畫等,佛是仁慈的、祥和的 、聯(lián)、文、畫等,佛是仁慈的、祥和的、清凈的,同時也是神圣的。
我的佛像作品能調(diào)節(jié)人的心態(tài),提升人的境界,從中悟出許多佛道禪心,我在創(chuàng)作佛像時應該用心去體悟。
總之,有關佛像起源和創(chuàng)作諸多方面,還有許多值得我總結(jié)和研究,誠待有志于佛像研究和創(chuàng)作、進一步的挖掘。佛像的創(chuàng)作、我與書法用筆、和漢畫像石刻的刀法變筆法中的某些要素掛起鉤來,要講究其藝術性,有氣韻,有刀刻味,也有疏密、對稱、平衡關系,線條的曲直、粗細也要講究,才能算的上石窟藝術。
當然風格的工細與粗獷是有的,但要有藝術語言,既要有佛像的莊嚴、肅穆、生動與靈氣,又要有虛實、奇正、開合與骨肉關系。
至于說作者要胸存慈悲、沐手凈心,才能畫出心中剎那感悟到的佛之妙相來,佛像的創(chuàng)作,首先要對佛文化知識有所了解,要對傳統(tǒng)佛像造型從風格、內(nèi)容、服飾、姿態(tài)進行深入的研究。
比如魏晉時期的佛造像與唐代佛造像的不同,藏佛像造型和內(nèi)地佛像造型有區(qū)別,再比如佛祖、達摩、觀音以及十八羅漢等的造型都是有明顯區(qū)分的,另外對石窟佛像有關的法器如蓮臺、菩提樹、佛珠、佛光,等都要有所講究。
在筆法、構(gòu)圖等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大膽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石窟佛像走進柬埔寨吳哥石窟,和中國四大石窟,各具特色,作品有明顯的我個人風格特點,開啟了當代畫石窟佛像個人風格局面。其風格亦如其書法用筆、對刀法變筆法等進一步的拓展。 查看更多2019-05-18 20:29:30 25 0 1647 -
李亞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李亞南書畫工作室作品
羅漢四條屏 尺寸140cmx35cmx42020-03-03 20:47:50 3 2 1647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作品錄蘇東坡瑞鷓鴣觀潮!
2020-05-28 22:10:58 7 0 1647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甲骨文非卜辭說:談甲骨文所見“尞”字之緣由一一有關部門懸賞說破解、釋讀一個甲骨文可以獎勵十萬、五萬的,當然需要兩位權威人士推薦的關系和按格式套路寫論文的。其實,花這個財政錢是有點不應該的,破解、 釋讀甲骨文等古文字不是靠懸獎能解決的,是要靠學人的心智、學人的奉獻精神與理性的科學態(tài)度和慧眼識人才的本性本能。當今社會/民間需要更多的資助力量傾斜呵,太多的金錢、權職誘惑是不大不利于學術研究的健康發(fā)展!圖片截自<漢典網(wǎng)>
因近日群閱有甲骨文研究者說講“尞”字如何如何的……細察聽之,其說未能明字究竟,故余有此說:
這個“尞”字甲骨文中多見,常出現(xiàn)“尞三牛、尞三羊”等刻辭的記錄,實際上是人與天溝通的一個行為過程,與天上的星辰大火星、與古代天文官祝融火正有密切的關系!比如《左傳》記載:“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碧仗剖鲜堑蹐?,閼伯是商契。<題外話,這位商契應是玄鳥生商的玄契,契不僅是“祝融火正”的天文官,而且本身就是搞圖文契刻并具有司法契約性質(zhì)的“能人”(所以商代甲骨文為什么要契刻保存,這其實是根由之一。)契的先祖是來自紅山文化后期的大祭祀。因氣候變化,北方逐漸降溫,大象等動物也南遷,由是商的先祖族群就也南遷,從朝陽、北京西山、石家莊、蒿城、辛集(古時候其實就是皮貨牛羊交易之地)邯鄲、濮陽至商丘、亳州一帶,到了帝堯時被封在“商丘”實為濮陽/也就是顓頊的陵墓帝丘,等于變相的讓契守堯的先祖陵園地,今商丘市是宋國的原地,后只不過被商王朝統(tǒng)一管轄了。)
根據(jù)甲骨文所見的這個“尞”字來看,殷墟甲骨文字至少是上接其前兩三千年的黃帝/倉頡文化與文明的傳承??!
今按,西北關隴地區(qū)(西安/慶陽一帶)每年元宵節(jié)后的“正月二十三日”時,人家門口用一堆柴火晚上燒起熊熊大火,大人小孩跳躍跨過火堆,說是“尞干”,說是“除晦氣”,說是送“干上天”。自小時候起一直不明白這個習俗的緣由為什么要這樣搞,直到十多年前,我再溫習舊業(yè)研讀“淵海子平八字術”后,忽然那天晚上無意間向窗外看了街燈的閃爍交錯光線直射上空時突地一下子就明白了!
尞,以大火寓日月光明祀示天干神主是也!余此解是發(fā)千古之秘也,假令將來世吾當愿與許重叔先生再去論議說文一二事矣!
其實“尞干”就是“尞祭天干”,六壬、奇門、八字等“術數(shù)”中把十天干叫“十神”是有一定的根源的,古人真是太智慧了呵,可惜后世不肖子孫認為這是封建迷信的產(chǎn)物,悲鳴矣?。‘斎淮笈g士拿此“智慧”去糊口行走江湖則另當別論了?。。?br>其實“尞干”就是對四、五千乃至萬年前“天文官”祝融火正(堯舜禹乃至炎帝到燧人氏時期)的文化精神延續(xù)與再表現(xiàn)形式!!
這個甲骨文中見的“米”形“尞”字后來又演繹出“亞”、“卍”字等形態(tài)的符號表意形式。西方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文化中出現(xiàn)的類似符號,從當前考古新發(fā)現(xiàn)和西方古文明偽史例證角度去看,“西方古文化與古文明”大都是從古中國的“華夏文化與文明”中傳播過去后與當?shù)氐脑〗Y(jié)合并影響產(chǎn)生了新的文明形態(tài)一一究因,大昆侖文化是其源發(fā)之地也!這些“符號”在中國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彭頭山文化等考古遺址器物上也可以見到類似米、星、亞、卐形態(tài)的,其實都以不同的形式在說“尞”呵!壬寅五三楊牧青記于京華。 查看更多2022-05-04 07:11:14 6 0 1647 -
楊金婷榮譽資質(zhì) 對話
烙畫作品《鄉(xiāng)情》在第十三屆中國(深圳)文化產(chǎn)業(yè)博覽交易會展出中榮獲銀獎。
2018-01-15 08:12:06 11 0 1646 -
田光榮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四尺斗方,《花開富貴》,作者田光榮
2018-02-10 20:03:18 1 0 1646 -
劉建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朝陽區(qū)‘’長春德苑”筆會作品《馬到成功》,《與你同行》,《雄風》,合影留念。
2018-06-06 20:41:00 12 0 1646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扼殺民間,抹殺民間,輕民重君,忽略體制外,奉迎體制內(nèi),這是幾千年來官奴與官痞緊密合作的一慣做法??!
中國歷代好像有380多位帝國王朝的衰亡更替,大都是官奴與官痞緊密合作之后,以高于人民之上,喪盡天良 天良,以權謀私并造成腐敗、浮華、醉生夢死等癥狀而自取滅亡!
偉大的毛主席,發(fā)現(xiàn)了民間力量的無窮大,故敢叫日月?lián)Q新顏!約之文藝界,若輕視、忽視民間藝術,若不尊重民間藝術思想,那將是文藝界自掘墳墓的途程,那藝術來源于生活,服務于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等于是官奴與官痞緊密合作之后的放屁話,是其掩蓋藝術真理、社會民心民聲的手段而已!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01-16 16:48:44 3 0 1646 -
2019-04-12 09:41:08 29 0 1646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與佛有緣,對話佛陀?!瘪R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96)
只要用心畫畫,每天都有創(chuàng)新;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有領悟;只要用心生活,每天都有收獲。“數(shù)載閉門研墨聲,修身養(yǎng)性練真功”,我用焦墨畫石窟佛像創(chuàng)作, 作,所呈現(xiàn)出的是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使石窟佛像這一歷經(jīng)千年的古老藝術展現(xiàn)給觀眾。更對石窟佛教藝術宣傳、起到了巨大的推廣作用。
通過自身知識結(jié)構(gòu)的完備,對石窟作品的創(chuàng)作做出實踐與探索,在前人的基礎之上,使這一古老而獨特的藝術由古典意識形態(tài)走到了當代,創(chuàng)作出了真正屬于這個時代的佛像。
我對佛像創(chuàng)作的呈現(xiàn)和研究,來啟發(fā)更多的佛像創(chuàng)作者去更深層次的理解佛教藝術,創(chuàng)作石窟佛像,締造石窟佛像藝術與人生的高境界。(馬培童寫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5-10 14:42:47 12 0 1646 -
劉長亮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趨吉避兇是每個人的本能,超越吉兇是一個人的能力,需要一種智慧。
2017-12-14 21:48:39 3 2 1645 -
張文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四尺斗方習作,張文健國畫作品
2018-04-05 22:49:00 3 0 1645 -
已認證2018-12-11 10:04:35 5 0 1645
-
于永強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有幸入選 魅力中國 閃耀世界 歡慶中國年 世界郵票
感謝山水丹青國際藝術中心陳曉霞女士2018-12-16 13:45:31 2 0 1645 -
于坤琦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四尺行草中堂,明劉維感通寺寒泉亭記,立式懸肘書
2019-04-19 17:11:43 6 0 1645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郭熙”潘瑋萱評馬培童(35)
郭熙,河南溫縣人。熙寧年間為畫院藝學,后任翰林待詔直長。善畫山水寒林,初學李成、范寬一派,山石用卷云皴,樹大作蟹爪狀,后融貫南北畫法,終自成一家。
郭熙 終自成一家。
郭熙主張山水畫表現(xiàn)的景物不但要可行、可望,而且還要有可居、可游的特性,并且提出許多山水畫規(guī)律性創(chuàng)作方法;
郭熙主張師法自然,對自然山水要觀察體驗,探索其變化規(guī)律,要畫出四時朝暮時分、陰晴雨缺之變,這無疑較前人的畫論前進了一大步。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要求注重表現(xiàn)出景、思、情、意,經(jīng)營位置,合理安排山、水、樹、石、草木、煙云、道路,使之達到創(chuàng)作者所要達到的審美標準。特別是關于山水畫三遠法的提出,更是其繪畫理論高度進步的重要標志。
他還主張對前人傳統(tǒng)要兼以并覽,創(chuàng)作態(tài)度要嚴肅認真。
郭熙是李成之后,把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推向表現(xiàn)更加真實細膩的微妙變化境地的人,并賦予它以強烈的感情色彩。作為職業(yè)畫家的他也受到了蘇軾、蘇轍、黃庭堅等文人的贊揚,他們都有吟詠郭熙作品的詩。他的《林泉高致集》由郭熙敘述,其子郭思整理編纂而成。這本書不僅對前代山水畫論進行了全面的總結(jié),更有許多補充與發(fā)展,從而成為古代繪畫理論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郭熙代表作《早春圖》(見圖一)圖中描繪山間霧靄浮動及旭日照射的情景,細致而生動地刻畫了嚴冬剛剛過去,春天悄然來臨的微妙變化,頗有淡冶如笑之情趣。
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有郭熙余韻,能體現(xiàn)郭熙山水畫的獨特技法和鮮明的藝術特色,呈自然山水體貌結(jié)構(gòu)及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中的變化特征,去發(fā)現(xiàn)和塑造山水的優(yōu)美藝術形象。如作品《雨夜翠山》、《春到山草間木知》、《蒙山之晨》、《湖山湖之春》、《春韻》、《蒙山祥云》、《祥云凝紫》、《秋韻》等,除了以上所述,這些作品,氣勢雄偉,為觀者呈現(xiàn)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境地,馬培童注重這些山水特征帶給人的感染,在繼承和發(fā)展郭熙的繪畫理論形成自己的藝術特色。
(潘瑋萱寫於上?!?/span> 查看更多2021-08-10 11:48:42 14 0 1645 -
2017-12-20 14:46:36 7 2 1644
-
李振軍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最新作品,春到江南
2018-04-19 17:37:58 5 0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