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清永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荷》,世上本無暑,心靜自然涼。張清永
2018-02-01 17:24:25 9 1 1687 -
已認證2019-11-27 10:22:24 15 0 1687
-
朱德茂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今在福建為古田大甲石碑題《奮進》。書寫自作句《立根破巖,開拓創(chuàng)新》。
2018-06-19 19:25:58 5 0 1687 -
2019-11-14 09:40:57 13 0 1687
-
王征明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水意畫追求的四種境界:1靈魂的歸屬2生命的反思3人性的本質(zhì)4美好的生活;
藝術(shù)是思想的展現(xiàn),技巧是展現(xiàn)思想的工具。美好的思想是心靈普遍存在的規(guī)律——真善美靈,也是藝術(shù)家樂以追求的。2019-12-19 17:14:48 19 0 1687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馬培童石窟作品之四大石窟作品賞析連載之(二),作者潘瑋萱;
石窟如云岡20窟(下上圖)佛像高大,體態(tài)豐滿,在強悍的實體上用線刻表現(xiàn)凸起衣紋的造型,這種高浮雕的效果增強了佛像本身的厚重感、渾厚 這種高浮雕的效果增強了佛像本身的厚重感、渾厚圓滑,為了表達高大渾圓厚重感,馬培童除了筆筆用中鋒運線,還用枯筆骨意畫出佛像浮雕原有的立體感,并將佛像適度提煉夸張,保持佛像原有的韻味,增添了佛像莊重感及嚴肅感,佛像后面的背景火焰紋、飛天來馬培童運用刻石皴線以此增添佛像柔和、華貴的氣氛。云崗20窟佛像,是中國鮮卑民族特色在石窟藝術(shù)不同方面的表現(xiàn),佛像右袒、雕刻轉(zhuǎn)折面厚重,凸起,許多方面體現(xiàn)出漢代陰線刻的特征。而馬培童所創(chuàng)造的刻石皴法即以筆代刀法,陰線刻陽線恰好是最好的表達。
焦墨畫佛造像的線是表達情緒的,是心靈的軌跡。關(guān)于這一點,馬培童認為要尋找一種脫離自身主觀情感的法則,確立一種介于兩者之間的形式,而最能打動人的是石窟佛像作品,是畫家心靈的外師造化,是把佛的精神世界通過筆線轉(zhuǎn)化為石刻藝術(shù)形象。這才是焦墨繪畫語言最終的表現(xiàn)力。焦墨畫的用線在傳統(tǒng)實踐積累中,馬培童形成了多種石刻筆法,并將它變成一種法則。用這種法則去套石窟佛像,如“屋漏痕”、“折叉股”、“如錐畫沙”、做法只是參考,自身的情感表達,雖然有傳統(tǒng),有出處,又有功力,但也有利用價值。所謂藝術(shù)表現(xiàn)力,說到底就是情感的表現(xiàn)。因此馬培童認為刻石用線,更貼近形體,貼近古人,也貼近自己豐富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一張出色的石刻雕塑作品,刻在宣紙上,沒有形式法則可循。而是要通過對石窟自然的深入觀察寫生與體悟,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世界。而這種刻石筆法線的表現(xiàn),是馬培童心靈的振顫,馬培童把自身的精神生命體暗合于佛教文化旋律之中。對于佛造象、將刻線條本身的韻律與佛的情緒相聯(lián)系,用筆刻出不同的美感。這是馬培童對中國佛教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的本源。
關(guān)于佛像的創(chuàng)作,馬培童認為必須以書法用筆、和漢畫像石刻的刀法變筆法中的某些要素掛起鉤來,要講究其藝術(shù)性,有氣韻,有刀刻味,也要有疏密、對稱、平衡關(guān)系,線條的曲直、粗細也要講究,才能算的上石窟藝術(shù)。當然風格的工細與粗獷是有的,但要有藝術(shù)語言,既要有佛像的莊嚴、肅穆、生動與靈氣,又要有虛實、奇正、開合與骨肉關(guān)系。至于說作者要胸存慈悲、沐手凈心,才能畫出心中剎那感悟到的佛之妙相來,佛像的創(chuàng)作,首先要對佛文化知識有所了解,要對傳統(tǒng)佛像造型從風格、內(nèi)容、服飾、姿態(tài)進行深入的研究。比如魏晉時期的佛造像與唐代佛造像的不同,藏佛像造型和內(nèi)地佛像造型有區(qū)別,再比如佛祖、達摩、觀音以及十八羅漢等的造型都是有明顯區(qū)分的,另外對石窟佛像有關(guān)的法器如蓮臺、菩提樹、佛珠、佛光,等都要有所講究。在筆法、構(gòu)圖等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大膽創(chuàng)意。
馬培童為創(chuàng)作石窟佛像走進柬埔寨吳哥石窟,和中國四大石窟,作品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開啟了當代畫石窟佛像新的個人風格。其風格如書法用筆、對刀法變筆法等進一步的拓展,將漢畫像拓片和敦煌壁畫的佛像風格和意趣融入石窟佛像,所畫佛像筆觸如刀刻,簡潔、輪廓生動,于厚拙中寓巧思,刀法斑駁蒼茫,線條婉曲流動,有馬培童明顯的個人風格。
馬培童石窟作品之四大石窟作品賞析連載之(二),潘瑋萱寫扵上海。(未完待續(xù))
2020、03、11。 查看更多2020-03-16 15:09:00 23 0 1687 -
羅虹明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富貴吉祥》尺寸八尺整張。
畫面喜慶寓意生機勃勃,榮華富貴。標價1000。2020-04-29 21:35:26 4 0 1687 -
2020-08-06 13:46:44 4 0 1687
-
已認證2021-07-23 11:37:07 12 0 1687
-
已認證
徐繼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歲寒三友
2017-11-16 23:01:58 13 1 1686 -
李尊榮生活日記 對話
應孟加拉大使法茲勒 卡里姆先生的邀請,參加孟加拉與中國建交47周年晚宴,祝中孟友誼長存
2018-03-30 16:03:24 9 2 1686 -
2020-08-31 11:27:26 43 0 1686
-
2021-03-25 15:16:10 12 1 1686
-
劉慧敏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2017-11-26 09:14:00 6 1 1685 -
賈立新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物產(chǎn)的精華,就是天上的寶貝. 人間的俊傑是大地的靈氣所鍾!賈立新
2018-01-21 20:43:37 5 0 1685 -
黨文軍收藏日記 對話
此幅作品已被四川省南充市嘉陵長城南路 段女士收藏!早上好!
2018-01-30 10:43:47 3 0 1685 -
墨丹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墨丹國畫作品,《青綠山水》
2018-04-15 19:23:35 2 0 1685 -
王多吉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晚上得空,制印兩方!
內(nèi)容1:石緣, 印度石,2.0×2.0cm
內(nèi)容2:悠悠空塵, 青田石,2.5×2.5cm
王多吉2018-04-17 12:48:47 2 1 1685 -
汪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汪林作品,《秋趣》
2018-04-28 22:20:22 2 1 1685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孔子對老子說:我要提倡仁義道德的正能量,教人做人。
老子說:“夫兼愛,不亦迂夫!無私焉,乃私也。”啥意思呢?
“噫……別吹啦,說自己是個有道德的無私的人,才真不要臉,這才是真正的自私?!?br> 真正的自私?!?br>
缺什么說什么。那些口口聲聲正能量的人,很可怕,因為他們大多可能是負能量病毒攜帶的人,就連孔子也不例外。
附“康”字,以甲骨文字為原形,用禪門“白骨”止觀法,人身體就是個骨格架子,若將體內(nèi)污毒病菌排出去了,上下皆通,人的物質(zhì)構(gòu)造的身體就健康了。那意識方面怎么健康,且聽先生下回分解。此幅為45cmx68cm/2.7平尺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quán)所有,請勿它用。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8-09-17 13:08:23 7 0 1685 -
已認證2018-11-17 16:55:01 7 0 1685
-
2020-11-19 14:33:26 12 0 1685
-
東方古玩城堡收藏日記 對話
罕見品——晚清時期最小鐘形鴉片煙燈、此件藏品取白銅為材,古人用于隨身攜帶,隨時尋樂,做工精良、內(nèi)外有款、罕見器形、全品相、高6.7cm寬3.6cm重106.8g、全品相。
2018-04-01 11:11:11 5 1 1684 -
2018-05-21 07:22:29 9 1 1684
-
王根權(quán)收藏日記 對話
唐孫過庭【書譜·授書論·第五十六章·偏玩所乖】譯文(摘自王根權(quán)著《〈書譜〉品評》)
在作品的書寫中,一味地追求并突出質(zhì)樸率直的運筆用墨,對點畫和結(jié)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不加變化處理,這樣以來作品就顯得平淡 ,這樣以來作品就顯得平淡直白,就沒有了遒勁圓潤等筆墨用墨,也就缺少了所表現(xiàn)反映的書寫情感和書寫意境。
在作品的書寫中,一味地追求并突出剛佷有力的運筆用意,對點畫的書寫刻意追求并突出表現(xiàn)陽剛之氣,用筆力量很強很大,好像不是在用毛筆寫字,而像是用镢頭在地上刨挖泥土,這樣的書作也就沒有了遒勁圓潤等筆墨用意,如此書寫也就談不上書寫情感和書寫意境的表現(xiàn)反映。
在作品的書寫中,一味地強調(diào)書寫的規(guī)范規(guī)則,受制于規(guī)范規(guī)則的嚴格約束,這就影響了書寫情感的發(fā)揮,就做不到書體形式與書寫內(nèi)容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也就達不到達情表意的書寫目的,這就又成了一種弊端。
在作品的書寫中,一味地追求瀟灑,恣意放縱,不受書寫規(guī)范規(guī)則的約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運筆用墨輕率隨便,胡亂涂抹,這樣的書作就不是好的書法作品。
在作品的書寫中,一味地表現(xiàn)運筆用墨的溫和柔順,這種柔和軟弱的筆墨用意對書作的品次實際上是一種傷害。
在作品的書寫中,一味地追求并突出陽剛的筆墨用意,以至于顯得急躁過分,這種過分陽剛的筆墨用意對書作的品次實際上也是一種傷害。
在作品的書寫中,運筆用墨處處犯疑惑,沒有穩(wěn)定的書寫情緒和突出的書寫情感,沒有明確的書寫意境,書作也就沒有了遒潤,沒有了書寫的精神風貌。在作品的書寫中,一味地去追求運筆速度的遲緩,貌似持重,實則心中無數(shù),這樣的書寫其效果則顯得死板笨拙而缺少靈動。
在作品的書寫中,運筆用墨輕浮煩瑣不簡明,筆墨用意不能隨書寫情感的變化而變化,這樣的書寫其效果則顯得平庸瑣碎而缺少明快。
以上所列舉的九種書寫現(xiàn)象,都是那些不理解書法藝術(shù)的功用和目的,不知道書法藝術(shù)中真正的運筆用墨應該怎么樣而不應該怎么樣,固執(zhí)地按照自己的書寫習慣書寫,追求所謂的個人書寫特色和書寫風格的人之所為,這些都是背離了“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這一書法之旨所導致的結(jié)果。 查看更多2018-08-20 16:09:25 7 1 1684 -
甘慶瓊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感謝昆山國風裝裱有限公司邀約安徽涇縣著名書畫裝裱師李先生一行四人遠赴上海為我館提供一流的裝裱技藝。你們身懷絕技,為我民族文化之傳承貢獻著力量,你們這種吃苦耐勞和精蓋求精的敬業(yè)精神贏得了我等的尊重與欽佩 !
***
裝裱也叫“裝磺、“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shù),即以各種綾錦紙絹對古今紙絹質(zhì)地的書畫作品進行裝裱美化或保護修復。
在宣紙和絹素上所作的書畫,因其墨色的膠質(zhì)作用,畫面多皺折不平,易破碎,不便觀賞、流傳和收藏。只有經(jīng)過托裱畫心,使之平貼,再依其色彩的濃淡、構(gòu)圖的繁簡和畫幅的狹闊、長短等情況,配以相應的綾錦紙絹,裝裱成各種形式的畫幅,使筆墨、色彩更加豐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藝術(shù)性。
對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導致書畫發(fā)生空殼脫落、受潮發(fā)霉、糟朽斷裂、蟲蛀鼠咬等現(xiàn)象的傳世書畫及出上書畫進行裝裱。
經(jīng)過裝裱的書畫,牢固、美觀,便于收藏和布置觀賞。而重新裝裱的古畫,會更加延長作品的生命力。 查看更多2019-04-30 10:36:43 4 0 1684 -
已認證2019-11-19 12:06:47 12 0 1684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焦墨畫的發(fā)展與繼承”--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149)
焦墨畫唐宋以后隨著宣紙的日漸普及,明末清初是文人畫的高峰期,正當程邃的上代畫家徐渭把水的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的時候,為什么程邃卻突然用起焦 ,為什么程邃卻突然用起焦墨了呢?我無從考證。但是藝術(shù)的一個特點就是求新求變。程老先生大概正是對當時的潮流反其道而行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以焦墨來體現(xiàn)自己的藝術(shù)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和其他畫家拉開距離。特點,張仃先生鐘愛焦墨,可能有多種原因,其中有重要的一點,他說:焦墨更能發(fā)揮“用筆”。
我有同感。水墨作畫,要著意于把握筆頭蘸水量的多少,熟練地掌握運筆的快慢疾徐、輕重強弱,既有感情的充分宣泄,又要有高度的技術(shù)技巧。畫得好則氤氳洇潤,渾厚華滋,弄得不好則散漫糊涂,形如“墨豬”。焦墨作畫則可以放筆直干,不受用水多少的干擾限制,一心一意在虛實剛?cè)岬谋M情表現(xiàn)中發(fā)揮“用筆”,既可痛快恣肆地表達情緒,又可使筆型筆意得以充分張揚。“焦墨就等于一個人把自己逼到絕路上再找一條活路。”
實際上畫畫就是給自己找難題,制造矛盾,解決矛盾,置之絕地而后生,水墨焦墨都一樣。水墨之法在古人的長期創(chuàng)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發(fā)展到了很高的境界。所以有人說,作畫惟筆精而墨妙,謂之“法備”,焦墨不能發(fā)揮用水之長,無足取。其實,不同的畫法各有其難,亦各有所長,所謂“法備”只是對前人經(jīng)驗的總結(jié),或是前人已達到的高度,但不是說“獨此一法”、“非此莫屬”或“到此為止”?!胺▊洹焙汀爱嫙o定法”是并存的。
我的焦墨山水、從總體方面來看,藝術(shù)面貌的形成是受地域特點和自然環(huán)境影響的,我國南方氣候濕潤,景色秀麗,繪畫(特別是山水畫)多為水墨淋漓,煙云繚繞,秀潤優(yōu)美。北方則高原廣漠,曠達遼闊,蒼茫壯觀,繪畫風格多為厚重濃郁,堅實深沉,蒼涼悲壯。如此看來,以焦墨表現(xiàn)西北的自然風貌似乎更加貼近。但是,自然生態(tài)又不是藝術(shù)生態(tài),當今社會的畫家已遠非古人畫畫那樣要更多地受地域條件的制約和限制。有不少的南方畫家已在他們的先輩無法涉足的黃土高原、戈壁大漠上印上了自己的足印,或在作品中表達出雄強壯美的情懷。北方畫家則紛紛到江南水鄉(xiāng)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或在水墨韻味上大做文章。地域影響對畫家個體來說,只是一種“無意識”,而畫家著意追求的則是藝術(shù)風格的自覺和個性化的張揚。
馬培童寫扵中央美院研修班 查看更多2020-01-15 10:55:05 16 0 1684 -
已認證2020-03-23 11:53:13 13 0 1684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殷商晚金文·契約符
規(guī)格:45cm×68cm/2.7平尺
材質(zhì):半生宣老紙
附議:這個符號形式的“圖紋”文字,見錄《三代吉金文存》,原物在故宮博物院藏。近現(xiàn)代從郭沫若、羅振玉、容庚、唐蘭再 容庚、唐蘭再到李學勤、曹錦炎、黃德寬等十幾位大學者估計是釋讀有誤,隸定為“亞獏”也是欠準確的,或就是錯說誤判。
對此“圖紋”疑惑多年不解,昨夜(戊戌1月17日)入夢驚醒一身冷汗,原來這是表示孤竹國(冀東地區(qū))第七任國君父丁隨帝辛(殷紂王)在傍晚(日暮)圍獵獲得殷紂王開心歡喜并立了功,紂王以圈地域為獎賞而記的“契約符”。好比“跑馬圈地”一樣,只不過此事是“引犬圈地”而已!
就此事件,其實是帝、君各自完成了各自需求,各自心內(nèi)暗喜,被帝辛獎勵之后的“父丁(這時這個“丁”就是目標點的意思”就鑄青銅器以銘記,也就是契約,等于現(xiàn)在的法律文書或證據(jù)信物)鑄以銘記!
倘若把上古時代符號式寓意的圖紋,按秦漢以后“六書法則”和近現(xiàn)代語言文字學的“漢字功能化標準”硬性的用某一個“字義”去“隸定”釋讀時候,古文化文明就不能得知實了,如此圖紋“亞獏”二字,這就是犯了一個致命性的錯誤!
通過研究可知,上古時代(三千年以上)內(nèi)容豐富的符號圖紋“字”是無法用某一個“字”能夠簡單的去表達清楚的。一個符號圖紋就包含、承載著許多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故事在其中!
為什么要將上古“符號”或“圖紋”隸定釋讀為一個字,這估計是近現(xiàn)代專家學者們在“唯物思想”主導和“西化文明標準”觀念下,從一開始就讓思維模式變得僵化,失去了靈性,變得廟堂化而出了相應的問題,以至于以錯傳錯,學術(shù)象牙塔層層壁壘,也以至于不可更改其權(quán)威性,這對華夏文化文明探源是個大阻礙!一一庚子三月楊牧青復記 查看更多2020-04-18 11:50:27 5 0 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