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當地時間1月28日,作為2021年蘇富比拍賣行「西洋古典藝術周」的開年重頭戲,Sheldon Solow在1982年拍賣中以81萬英鎊(約130萬美元,838萬人民幣)購入的波提切利《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今日以9218萬美元(約為5.9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打破了藝術家的個人記錄。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Portrait of a Young Man Holding a Roundel)》, 1444/5年 – 1510年
本次拍賣會以線上拍賣的形式展開,倫敦與紐約都設有代拍點,全程連線直播,節(jié)奏緊湊。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Portrait of a Young Man Holding a Roundel)》,1444/5年 – 1510年
《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Portrait of a Young Man Holding a Roundel)》局部
蘇富比官網及youtube頻道全程直播了此次拍賣會,波提切利《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的拍賣在倫敦與紐約兩位藏家之間展開,經過5分鐘的激烈叫價,最終由倫敦的買家順利拍下。
波提切利是15世紀末佛羅倫薩的著名畫家,意大利肖像畫的先驅者,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薩畫派的最后一位畫家。代表作有《維納斯的誕生》、《春》、《圣母頌》等。1510年,波提切利離開了對他不平的人世,但平安地安葬在佛羅倫薩的“全體圣徒”教堂墓地。
此次波提切利《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順利拍賣,也成為拍賣史上有記錄以來古典大師作品的第二高價,僅次于2017年佳士得拍賣行以4.5億美元落槌的Leonardo da Vinci(萊昂納多·達·芬奇)《救世主》。波提切利與達芬奇曾經合開餐館的兩位大佬,如今拍賣場上的勁敵。
桑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年
桑德羅·波提切利 1445-1510年 波提切利是15世紀末佛羅倫薩的著名畫家,意大利肖像畫的先驅者,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薩畫派的最后一位畫家。代表作有《維納斯的誕生》、《春》、《圣母頌》等。1510年,波提切利離開了對他不平的人世,但平安地安葬在佛羅倫薩的“全體圣徒”教堂墓地。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1482年-1486年
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局部),蛋彩畫布,172.5×278.9cm,1482-1486年
在文藝復興初期的意大利, 社會名人的肖像畫被視為高雅藝術。佛羅倫斯大師桑德羅?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是帶領這股新風的時代先驅,他在十五世紀下半葉所畫的人物肖像展示出前所未見的直率泰然和洞察力, 甚至比達·芬奇的傳世名畫《蒙娜麗莎》早了幾十年。
波氏構圖中的人物缺乏謹嚴的關聯(lián),就因為他在注意每個形象之線條的和諧,而并未用心去表現主題。在《維納斯的誕生》中,女神的長發(fā)在微風中飄拂,天使的衣裙在空中飛舞,而漣波蕩漾,更完成了全畫的和諧,這已是全靠音的建筑來構成的交響樂情調,是觸覺的、動的藝術,在我們的心靈上引起陶醉的快感。
—— 傅雷《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我們可以這樣說:“波提切利的許多女人和年輕人形象,就像剛剛從一個夢中醒來,意識到外部的世界,并且,盡管他們積極地投身于外部的世界,夢中的圖像還是在他們的顯意識中縈繞。
——阿比·瓦爾堡
波提切利為了達到輪廓優(yōu)美而改變了自然形象,增加了設計上的美麗與和諧,因為這加強了她的感染力,更加使人感到這是一個無限嬌柔、優(yōu)美的人物。
—— 貢布里希評價《維納斯的誕生》
波提切利 《朱利亞諾·德·美第奇肖像》 1470年代末至1480年代
波提切利在世時已經享負盛名,他少年得志,作品深受時人追慕,常有身家優(yōu)厚的豪客登門,委托他創(chuàng)作要價不菲的油畫。雖然他畫過不少西方藝術史上最扣人心弦的肖像畫, 當中卻只有十幾幅流傳至今,而且?guī)缀跞珜僦┪镳^典藏。
現存于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的波提切利作品《手持老科西莫勛章的男子肖像 (Portrait of a Man with a Medal of Cosimo il Vecchio de' Medici)》常被用于與《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做比較,圖片來源:蘇富比
論創(chuàng)意、論質素,此作毫不遜色于博物館級數的波提切利肖像畫,其重要程度與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的《手持科西莫? 德?美第奇頭章的年輕男子肖像》 及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朱利亞諾? 德? 美第奇肖像》 旗鼓相當。上述這些肖像畫應出自 1470 年代末至 1480 年代初,當時的波提切利事業(yè)得意,并開始著手繪制以神話和寓言為題的巨幅油畫, 它們而今已成為西方主流藝術中最耳熟能詳、最廣為人知的史詩級巨作,當中又以藏于烏菲茲美術館的《春》(1470 年代末至 1480 年代初)和《維納斯的誕生》(1480 年代中期)最為家喻戶曉。
《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 不只是一幅肖像,更寄寓文藝復興時期在佛羅倫斯誕生的理想、魅力和美的概念。波提切利正是這股風潮的領航人, 他摒棄傳統(tǒng)人物造像方式, 開創(chuàng)出全新畫風。這幅肖像畫是佛羅倫斯文藝復興運動的象征, 然而這精煉的構圖、別出心裁的用色、 干凈利落的線條, 卻賦予它一種雋永不衰的現代氣息。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圣母、圣嬰與年輕的施洗者圣約翰(Madonna and Child with Young Saint John the Baptist)》
波提切利 《春》 1470年代末至1480年代
波提切利《春》(局部)
(注:圖文來自網絡,僅供藝術品愛好者參考交流,不代表本網站觀點,不做真?zhèn)味▋r之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