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認證
尚建國生活日記 對話
感謝戰(zhàn)友的垂念,相約今天游走昆明湖。
風冷水靜,游客稀少,少卻了過節(jié)的熱鬧,也不見往日的歡笑,昆明湖這般清靜讓人心爽神愜!
昆明湖空曠的景區(qū),提醒著離退休的我們,應避開節(jié)假日常出來走走!
歲月不 br>歲月不饒人!
四十多年前,我們還是個個年輕帥氣的新兵蛋子!
那時我們有憧憬、那時我們有朝氣、那時我們有追求、那時我們也坎坷、那時我們有使不完的勁、那時我們也想姑娘!
今天能信步走昆明湖確實很幸福,因為不少戰(zhàn)友都不在了……
酒局上一朋友問哪四條屏的落款,當時還真沒著落,只能如實相告。
今晨又雨,打不了拳只好走南湖……,走著走著,這四條屏的落款就有了著落;
佛眼觀乾坤
相見亦相親
三觀若不同
篤定無緣分
往來行善舉
積德何須痕
千古不磨志
中流自在心
法無定法,上午落款時又隨心所欲了,各位方家指教!
阿彌陀佛! 查看更多2021-10-22 11:26:45 12 0 1974 -
王征明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帝鄉(xiāng)白云起,飛蓋上天衢。王征明水意畫~云
2017-11-19 11:26:48 8 4 1973 -
王林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是什么?古法,激情,傳承,還是古木新花?六體外誰稱風流,巨櫞榜書,誰占盡河川風騷?
2018-03-18 13:11:22 2 0 1973 -
吳朝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青綠風水畫《青山如黛.福澤長流》,尺寸:大六尺,吳朝陽作品
2018-04-03 18:32:58 2 0 1973 -
李小建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家和萬事興,誠信贏天下,愛拼才會贏
2018-06-09 15:23:18 6 0 1973 -
鄭誠生活日記 對話
應邀請參加陜西省老子書道研究會常務理事大會……
2018-01-16 18:56:04 4 1 1972 -
李青利生活日記 對話
一抹晨煙,煙霧繚繞,千里煙波,一生一夢,夢里夢外皆如煙,有些虛無的美麗,有著詩般的朦朧,有些詩般的惆悵,有種期盼,有荷花般的晶瑩。
2018-10-04 11:11:45 4 0 1972 -
陳培潑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黨務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加強理論學習》~陳培潑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形成的新的思想理論體系。這一思想寫進了黨章,載入了憲法,成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作為黨務工作者要在 要在新時代做好黨務工作,必須與時俱進的加強理論學習。
只有與時俱進的加強理念學習,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理論在創(chuàng)新。不同的思想理論,產(chǎn)生和指導于不同的時代。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在改革開放時期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體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進入十八大以來,中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催生了新的思想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因此,作為黨務工作者要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必須加強新思想理論體系的系統(tǒng)學習。
只有與時俱進的加強理論學習,才能用新思想武裝頭腦。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四個自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nèi)容豐富、博大精深,貫通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各個學科領域,涉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nèi)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是一個系統(tǒng)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要把新思想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形,只有不斷和持續(xù)地加強“學思踐悟”,才能深入、準確地理解、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并轉化為指導與實踐新時代的能力。
只有與時俱有的加強理念學習,才能更好地指導現(xiàn)實工作。新時代有新時代的社會形態(tài)、經(jīng)濟特征、社會矛盾……新時代有新時代的發(fā)展規(guī)律,新的發(fā)展問題,新的時代變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在總結實踐經(jīng)驗,凝聚全黨智慧的過程中形成的新的理論體系,是適應新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解決新時代出現(xiàn)的新矛盾、新問題、新變化的思想法寶,黨務工作者要提升在實踐中的工作能力,有效地解決在實際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難題,必須與時俱進的加強理念學習。
?
? 查看更多2018-11-03 12:24:01 2 0 1972 -
李儒信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姓名印一方
顧瑾之印
2.5×2.5cm
李儒信2018-03-27 13:15:28 2 0 1971 -
郭大凱生活日記 對話
參加陜西省黃樓書畫會,合影留念
2018-07-13 09:17:16 6 0 1971 -
荊古軒收藏日記 對話
舊藏二個漂亮的瓷器筆筒:1,詠雪四方瓷器山水筆筒??睢霸S人”2,雪景人物山水瓷器筆筒。
2019-10-24 12:59:38 5 0 1971 -
2020-02-29 20:26:42 12 0 1971
-
已認證2021-05-25 17:16:53 21 0 1971
-
葉向陽收藏日記 對話
旅加著名油畫家、我的老戰(zhàn)友老同學劉景勝先生1982年在綿陽基地畫的《賣花姑娘》和《銀簪花》、1984年航行太平洋畫的遠望號的《動力機艙》速寫。恭請親朋好友共同分享。恭祝您幸福安康!萬事吉祥!
2021-12-02 11:25:30 15 0 1971 -
徐家康收藏日記 對話
虎年對聯(lián)"虎年虎運虎虎生風,虎嘯東江;鵬歲鵬舉大鵬展翅,鵬程萬里”。辛丑年徐家康書。
虎年還沒到,就有人給俺出個難題……交差了!2022-01-06 17:41:12 16 0 1971 -
馬新榮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寫實蜜蜂作品,斗方裝裱后是不是有點感覺
馬新榮 作2018-04-02 13:02:33 5 1 1970 -
張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池塘賞蓮花》
人跟動物一樣,看清楚的時候就應該有所應對措施和辦法2018-05-14 11:08:47 12 2 1970 -
2019-02-19 11:38:39 35 0 1970
-
葉向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翰墨頌中華:《鴻運當頭》國畫山水畫,乙亥年新作分享。今日春分,恭祝親朋好友鴻運當頭!事業(yè)發(fā)達!生意興隆!萬事吉祥!
2019-03-21 14:18:20 25 0 1970 -
羅虹明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畫好工兼寫,再來幅水墨
2017-12-05 09:55:24 19 3 1969 -
已認證2017-12-11 20:43:57 4 2 1969
-
丁國祥生活日記 對話
應邀參加中國教育電視臺春晚《潑墨中華情》春節(jié)特別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揮毫潑墨,并與好友留影。
2018-01-12 11:24:32 2 1 1969 -
已認證2018-04-05 10:39:42 9 2 1969
-
王根權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連載31)《武圣王翦傳》,王根權著,版權所有,盜版必究!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弘揚王姓文化。歡迎贊助!第一部:王翦世家? 第六章、平陽郡望? 。
王姓二世祖王宗敬娶妻姜氏,系司隸校尉姜元女,生了一個兒子 宗敬娶妻姜氏,系司隸校尉姜元女,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叫王鳳。 ?
王鳳,王姓三世祖。王氏家譜記載;“王鳳字思勉,多智略,任上卿,封平安公?!蓖跣帐侵芡跏业淖谟H,王宗敬歷任周景王、姬朝、周敬王三朝司徒,王鳳任周上卿封平安公。周王室對王家父子可謂不薄,王家父子對周王室也可謂忠心耿耿。王宗敬“溫恭敦敏”,在諸王子爭奪王位的斗爭中,艱難周旋。王鳳“多智略”,為了扶周王朝之將傾大廈,兢兢業(yè)業(yè),費盡心機。然而,周王朝日趨于衰之勢并未因王家父子的忠誠和努力而改變。 ?
王宗敬生長在王宮,雖然不是王子,卻享受著王子一般的待遇。周景王念其哥哥故太子姬晉的情份,視其如己出,令其與眾王子一同學習,一同玩戲。因其“溫恭敦敏”,與眾王子都能處的來,眾王子都喜歡他,也都尊敬他。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那場周室王位之爭,王宗敬支持姬朝即位,趕跑了姬丐,但姬丐卻不怨恨他。 ?
公元前509年(晉定公三年),姬朝迫于晉國六卿的軍事威脅,向晉國六卿妥協(xié),同意姬丐回周都洛邑做敬王,自己稱臣,王宗敬隨姬朝一起做了姬丐的臣子。姬丐回到了周都做周敬王,王宗敬繼續(xù)做著周王室的司徒,不久姬丐召其子王鳳入朝為官。 ?
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姬朝看到晉國六卿為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相互殘殺,鬧的不亦樂乎,又起來反對姬丐,姬丐再一次逃奔到了晉國。這次事變,王宗敬、王鳳父子沒有追隨姬朝起事,而是做為周敬王姬丐的臣子,隨周敬王姬丐一起逃出了洛邑,來到了晉陽。前番扶植姬朝登上天子寶座是忠君,此番隨姬丐一起逃難同樣是忠君。王宗敬、王鳳父子舉家逃離周都洛邑,姬朝沒有為難他們,讓他們一家老小仆從等一起離開洛邑隨姬丐而去。 ?
待續(xù)... 查看更多2018-06-09 09:50:30 5 1 1969 -
已認證
葉仲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這張《大地生輝》的大畫,是由一位本土企業(yè)家訂制的大畫(裝裱后4米88*2米68)昨天下午完成,老總也特別喜歡,并多次前來觀賞,感謝李總的大力支持和收藏我的畫作,并祝愿李總的生意興旺發(fā)達!
2018-06-11 18:00:09 5 0 1969 -
已認證
尚建國生活日記 對話
只要堅持堅持再堅持,美夢自然成真!楊健遵老板種菜幾十年如一日……
憑堅持,由外行逐漸變成內(nèi)行!
憑堅持,由內(nèi)行逐漸變成專家!
憑堅持,由專家逐漸變成行業(yè)權威!
憑堅持,由行業(yè)權威做到 成行業(yè)權威!
憑堅持,由行業(yè)權威做到國內(nèi)行業(yè)笫一!
廣東省優(yōu)秀農(nóng)民企業(yè)家,金從玉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掌門人楊健尊先生數(shù)十年來,一直致力于葉菜類蔬菜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和研發(fā),成為國內(nèi)首屈一指的葉菜產(chǎn)業(yè)排頭兵,在業(yè)界享有盛譽。
2015年楊先生又再領葉菜產(chǎn)業(yè)之先,在甘肅省金昌市雙灣鎮(zhèn)投資數(shù)千萬元,建設萬畝葉菜蔬菜生產(chǎn)基地。利用金昌地區(qū)光照時間長,日照充足,降雨量少,空氣濕度小,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的自然優(yōu)勢,生產(chǎn)菜心,芥藍,菠菜、奶白菜等各類葉菜品種供給港澳市場。他生產(chǎn)出的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級別高,外形美觀誘人。味甜,脆美,色綠,清爽,創(chuàng)葉菜產(chǎn)品品質(zhì)之最,深得廣大消費者喜愛。
世界中餐聯(lián)合會粵菜產(chǎn)業(yè)委員會主席,廣州烹飪協(xié)會會長梁日東先生都不遠數(shù)千里,慕名而來。看到從玉菜品嫩綠秀美的外形和清甜爽口的質(zhì)地,梁先生忍不住誘惑,親自下廚烹調(diào)。當金從玉優(yōu)質(zhì)的菜品原料經(jīng)梁先生精湛的廚藝技術烹飪后,色美、味香,甘甜,可口,令行家叫絕! 查看更多2018-06-20 18:52:13 9 0 1969 -
朱德茂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作品“開拓奮進,再鑄輝煌”
精神貧困的思維里,寫滿了懷疑和算計。
精神富有的思維里,全都是信任和感恩。2018-07-07 11:14:29 8 0 1969 -
已認證
葉仲橋收藏日記 對話
10月9日獲邀參加2018年云浮市石材工藝制作比賽評委,參賽選手的水平比上屆的水平有所提高,云浮石藝精雕細琢,精品不斷創(chuàng)新!祝賀獲獎的藝人!
2018-10-11 10:07:38 25 0 1969 -
徐如茂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中國畫畫到一定高度,就是畫學養(yǎng),畫積淀,將技藝演練到出神入化叫絕活,練到爐火純青叫絕技。
2020-01-14 15:31:23 4 0 1969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關仝”潘瑋萱評馬培童(31)
宋《宣和畫譜》中這樣記載:當時有關仝,號能畫,猶師事浩為門第子,故浩之所能,為一時之所器重。從中不難了解到關仝為荊浩的弟子門人,早有畫名,并非初師于浩,只是慕 名,并非初師于浩,只是慕其藝術而刻意力學,寢食都廢,意欲逾浩,并最終創(chuàng)出了關家山水,為荊浩的北方山水畫系再添光彩。
關仝陜西西安人,在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與荊浩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多描繪黃河中游一帶的巍峰林麓,高山大水得其悛拔之勢,且晚年筆法已大大超過乃師。關仝喜作秋山寒林,寫幽人逸士、山驛漁市之景,能脫略筆楮,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長也。(見《宣和畫譜》)
關仝作品《關山行旅圖》(見圖一),畫家采用高遠與平遠兩種方法構圖,畫中枯樹、寒林均無葉,略去主干,體現(xiàn)了關仝獨特的畫法,用筆簡勁老辣、落墨漬染生動,山石采用先勾勒后皴擦的筆法,如刮鐵般堅實,質(zhì)感十足,體現(xiàn)了關仝山水畫的精湛技藝所取得的成就。
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
關仝最大的畫風是筆簡景少卻氣壯意長,如作品《山溪待渡圖》《關山行旅圖》等。
馬培童以下作品,氣勢宏偉,景致布局井然有序,與關仝有相同之余韻,且都描繪黃河中下游一帶地區(qū)景致,《關山行旅圖》布置自然,舟車村市、漁樵行旅,表現(xiàn)得極具自然,畫家在山石的張力中構筑和諧,把觀者帶入令人神往的玄妙意境,煙云深處有溪水涌出,從左上至右下傾斜流淌,將畫面分割開來,溪兩岸有木橋連接,岸的左邊人跡較多,為了增加開闊的視野,畫家用平遠法描畫。橋上、岸邊趕路的行人,或騎驢、或步行、或負薪、或?qū)φZ,在畫卷的左下角,山野店氛圍逐漸熱鬧,往來的旅人有的在這里打尖休閑、有的在飲茶小憩,還有的婦人在澆水,三五孩童也在嬉戲其間,又有驢騾雞犬,小舟停泊,無不讓人感到到處充滿濃郁的山間田園氣息。
馬培童以下所描繪的景致除了布局井然有序與關仝有相同余韻,均表現(xiàn)山間田園氣息。關仝描畫山石喜歡先勾后皴擦,如刮鐵般堅實,質(zhì)感十足,體現(xiàn)了關仝山水畫的精湛技藝,馬培童先用中鋒勾輪廓后用刻石皴法皴擦,使石質(zhì)有的如刮鐵般堅硬,與關仝有相同之余韻,刻石皴法是馬培童在焦墨藝術里所取得精湛技藝的成就,二者殊途同歸,只是因各自所用的技法不一樣而已,但所體現(xiàn)的石質(zhì)是一樣的。(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7-23 11:26:14 24 0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