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牧青日記 對話
楊牧青大寫意:黃土人家不一般 國畫原創(chuàng)(附音頻)
黃土人家不一般,
廣袤的黃土塬上,
一陣嗩吶聲,
讓大地有了生靈與氣息,
有了祖輩的勞作與煙火,
蒼穹頂之下的生民啊,
我愛你!
我敬您!
我用我久也改不了口音的,
黃土塬上的方言,
為自己這幅小作抒懷一段!
——楊牧青隨記于創(chuàng)作之際
名稱:國畫
規(guī)格:45cm x 68cm
款識:黃土人家不一般。庚子春,楊牧青。
鈐印:楊牧青?。幬模┎萜合壬栁模o道(陽文)
音頻:手機錄制時長6:05分見相關視頻
音頻文白:
中國畫講究一種境界,一種人文情懷。對于一個畫家來講,他要將他自己生活過的,經(jīng)歷過的,見過的,學到的,要用這個水墨的藝術來表達出來,體現(xiàn)出來。畫他知道的,畫他有感受的,畫他有親身經(jīng)歷的,讓他自己的心境和他生活的這個心境、經(jīng)歷融為一體,也就是一個情懷與藝術的高度的融合。
大西北的黃土高原,她莽莽一片,在很深很厚的黃土塬畔上,生活了無數(shù)代的祖祖輩輩。他們用自己的辛苦,他們自身的勞作,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凡,讓后代兒孫享福,享受其間!
廣袤的大西北,廣袤的黃土塬畔,溝溝壑壑,花花草草,都留下了每一個人的不可抹去的記憶。窯門前的那棵樹,黃土塬畔下的那幾個窯洞,總給種人無限無盡的回味與記憶。那么對于中國畫家來講,特別從事中國水墨藝術的人來說,他就要將自己的情景和心情融進去,要將這種美的旋律,美的藝術感受,美的節(jié)奏,用特殊的筆墨技巧表達出來,它不僅是一種純技術的體現(xiàn),而且那是一種文化博大的情懷的一種體現(xiàn)!它有喜、有悲,有笑、有樂!它,蘊藏了畫家的許多的喜怒哀樂。
隨著水墨的攪動,隨著畫筆的跳躍,隨著畫家對這個畫界的畫境藝術的思考,他的案前將必然呈現(xiàn)一幅很生動的畫卷。這種畫卷,即是這種獨特的畫面,不能使人用語言或者文字來表述的。只有讓賞者和閱者,和觀者與畫者,四者之間的一次心與心之間的溝通,一次心靈上碰撞和心靈的共鳴。這種心與心的對話,這種藝術與文化的交融,這種筆與墨的思索,它正是彰顯了一個畫家獨有的這種情懷,也是畫家用自己的心態(tài),自己的心境來表達自身,來對這個世界的期望,對這個生活的熱愛。
黃土塬上,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改變了這個世界,為了人生更美好的生活希望,離開了皇天后土的眷戀和滋養(yǎng),用藝術的語言和思想寄懷了自身的情感!
黃土人家不一般,黃土地上的人確實不一般!因為,黃土給我們了生命,給我們了大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