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牧青日記 對話
釋文:華夏之源
規(guī)格:33cm×136cm/四平尺多
附議:夏起源于昆侖山北麓西北部,是《史記》所載的媯水最上游的游牧兼農(nóng)漁之民,是女媧氏之后的九天玄女后裔(索為主),也是以玄鳥(黑色的大鳥,與商祖先是同源,后為鳳凰)和火索繩為圖騰,與伏羲時期的華婿氏融合,歷軒轅黃帝時期已經(jīng)有了銅器的制作,再向下至虞舜時才形成了以十二支族的“大夏”集群。至“巴蜀大禹”出川入岷山北部,因治水沿河東行樹立功彪,至禹子“啟”殺其兄“益”立夏朝到被因伊尹勾搭夏后氏王妃妹喜聯(lián)合夏臣“湯”滅掉夏建立“商朝”為止,前后延續(xù)萬年之久,故夏建國為“夏后氏”,去逝才謚為“帝”。夏后氏以夏的后人理解就對了。
夏人無城堡、城邦,即是有,也都是土坯子式,不會存留到現(xiàn)在?,F(xiàn)在二里頭掘地三尺的找“夏文化”真是盲干,至于國家的“斷代”與“探源”兩個工程,只能說是還有許多疑點和窟窿要補充的!“科學實證+玄靈思維是認知人類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楊牧青語)”,這是需要更開闊的胸懷、視野和深層次意識的智慧來理解的!一一楊牧青隨記
2019-02-15 13:39:45
5
0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