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古文字書法
規(guī)格: 50cmx50cm/2.5平尺
款識:西周早期旂鼎銘文,辛丑楊牧青。
附議:此鼎銘文后似"非、子、共"三形符應為合體字"舉",表對"彝"這個禮儀的動作,有釋為析、冀、護 t;舉",表對"彝"這個禮儀的動作,有釋為析、冀、護子孫等意義的欠妥。當年容庚先生釋"舉"字是對的。另,廣西花山巖畫上最后的那個人形雙手向上的符號很多的,甲骨文也有異、舉等字形類似。甲骨文"舉"到金文"舉"之間不過三百多年 ,有學者釋為"舉"是一個家族,用族徽釋義是不準確。后來戰(zhàn)國時期這個舉字多見,上部為舉形舉,戰(zhàn)國到甲骨文已近一千多年了,此時"舉"字義字意已發(fā)生變異了。
材質:宣紙/原創(chuàng)僅此一件
作品編號:202111206BJHG
備注:本作品知識產(chǎn)權、藝術衍生品及刊物印行等權益歸作者和最終收藏者所有,未經(jīng)持有人同意不得它用。作品圖照以原作品色彩為準。
藝術+文化+講座+傳承=活著就要動彈的使命一一華夏龍脈正興,<楊牧青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和<甲骨文非卜辭說>都是觸動中華文化心房的命題,當以盡命是也!記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華山、 查看更多2021-11-09 16:54:36 2 0 1349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大寫意國畫
規(guī)格: 68cmx33cm/2平尺
款識:念古人之情,說今人之緣,辛丑楊牧青。
附議:有評者〈聽山嵐11〉云,石壺(巴蜀陳子莊)山水受新安黃賓虹影響最大,他從黃賓虹那里得到了兩 他從黃賓虹那里得到了兩把鑰匙。一是速寫,皴法勾勒采用速寫方式。拋棄了傳統(tǒng)皴法的公式化、概念化。二是寫生,從大自然而來,而不是從畫譜而來。他很多寫生草稿可以作證。好多樹的畫法,屬于獨創(chuàng),古法沒有。
余亦常言之,石壺取法黃賓虹此一竅也,吾當取八大山人、石魯之法與石壺、黃賓虹之法融入石濤所言"筆墨當隨時代"再開一竅也!然,諸先輩之命之運亦非吾之命之運,百年之后命數(shù)、運數(shù)即顯是也!
材質:生宣紙/原作僅此一件
作品編號:20211027BJHG
備注:本作品知識產(chǎn)權、藝術衍生品及刊物印行等權益歸作者和最終收藏者所有,未經(jīng)持有人同意不得它用。作品圖照以原作品色彩為準。
藝術+文化+講座+傳承=活著就要動彈的使命一一華夏龍脈正興,<楊牧青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和<甲骨文非卜辭說>都是觸動中華文化心房的命題,當以盡命是也!記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華山、水墨三晉·楊牧青書畫文化行暨晉隴文旅科創(chuàng)123+5實施計劃″推進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11-09 16:53:48 2 1 1161 -
書畫家韓星雨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荷塘
我打小就喜歡荷塘,尤其從學畫開始至今,每年的夏天,總是去尋找有荷花的水塘,一年四季都在期待。春天,來到湖邊,滿懷期待荷葉露出水面。
夏天一到,看著荷花一片片露出水面,還有那紅色的、粉色的,白 色的,白色的花······迫不及待的綻放,總是給人一種驚喜,一種恬靜,一種忘懷自我。
秋天漸冷了,荷花凋落,葉子漸漸開始枯萎,雖然沒有了往日的盛景,但總是有另一種美出現(xiàn)在你面前,看著靜靜地湖面,你會想起那優(yōu)美的詩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到了冬天,我會到那些沒有人打理的偏僻野塘??礆埡善瑢ふ矣撵o。尤其是下雪的時候,彎折的殘葉上積雪,那是一種不可描述而別有生趣的美,也是生命的另一種謳歌。
喜歡獨辟蹊徑,野趣,也許是搞藝術的人共有特點吧!因為藝術源于生活,生活總是給你驚喜,給你無限靈感與樂趣。
唯有你用心擁抱生活,才能體味別人體味不到的樂趣與美感。這就是藝術,這就是生活。(辛丑農(nóng)歷十月初五,息州人韓星雨隨感于北京墨硯草堂。) 查看更多2021-11-09 16:33:01 6 0 1871 -
安士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梅花《冷艷凝香》荷花《微風拂輕塵》,辛丑年安士勝作於觀心齋。
2021-11-09 16:03:09 8 0 2225 -
2021-11-09 15:55:43 53 0 3152
-
劉曉寧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畫個桌旗,不能太素,也不能太花,要清新雅致,美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哦。有想畫的可以找我。
師姐說讓我畫個畫,只因我能量場好,這個說法還是第一次聽,2021-11-09 15:50:04 9 0 1270 -
2021-11-09 15:48:56 22 0 1881
-
梅麗瓊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梅麗瓊國畫花鳥畫作品欣賞,辛丑年作品。(附裝裱效果圖)
2021-11-09 15:40:17 6 0 1650 -
2021-11-09 15:37:06 12 0 2079
-
梅麗瓊收藏日記 對話
熱烈?祝賀福建白茶《白芽奇蘭》榮獲金獎……(“白芽奇蘭”,梅麗瓊題寫這個白茶一晃快十年了~時間過的真快!《白芽奇蘭》依然在白茶界獨占鰲頭!金獎得主!
2021-11-09 15:35:21 7 0 1495 -
已認證
龔光萬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近日腰疾,站立困難,望著窗外的燦爛陽光,只有靠在椅子上畫鋼筆圈。
2021-11-09 14:32:29 43 0 2442 -
已認證
龔光萬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已然立冬,千山飄雪,山水畫新作《雪滿千山失翠微》作品尺寸136X68cm;
作品《 但覺衾綢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尺寸136X68cm,
辛丑年冬月龔光萬畫於四川成都。2021-11-09 14:29:51 12 0 2187 -
已認證
龔光萬收藏日記 對話
今日閑翻,翻出庚寅年臨懷素自敘帖,不覺汗顏 但是我特別感謝謝季筠老師題箋鼓勵。田旭中院長的瑰麗宏文,向運成老總費心給我印制成蝴蝶冊,周末供朋友們遣倦。
2021-11-09 14:26:32 6 0 1956 -
已認證
劉勝利收藏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作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物華天寶增福壽,人杰地靈出鳳龍?!贰秱ゴ蟊澈?,都是苦難?!贰缎牡毓饷鳘q皓月,情懷溫暖勝春風。》;辛丑年仲秋,劉勝利書於北京。
第一幅行書書法作品是應浙 應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zhèn)陳先生之邀而訂購三尺整張豎幅作品,宋*無門慧開禪師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br>應河北省廊坊市于總之邀而訂購三尺整張豎幅作品《物華天寶增福壽,人杰地靈出鳳龍。家居祥光黃金地,人在瑞氣富貴中。》
無門慧開禪師,杭州錢塘人。這首詩收錄在古代禪門公案的《無門關》一書。一年四季,每個季節(jié)都有每個季節(jié)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如果沒有閑事煩心,沒有憂思驚恐纏繞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將是人間最好的時節(jié)。
應北京順義區(qū)楊先生之邀而訂購二尺斗方豎幅作品,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精典名句《偉大背后,都是苦難?!?br>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么捷徑讓你彎道超車。一個人也罷,一個企業(yè)也罷,乃至一個國家,只有經(jīng)歷無盡的風雨和磨難,才能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偉大夢想。人生也只有在克服各種困難挑戰(zhàn)過程中,才能深切感受到生命的頑強與偉大。
應河北省廊坊市于總之邀而訂購三尺整張豎幅作品《心地光明猶皓月,情懷溫暖勝春風?!饭┡笥褌冃蕾p。 查看更多2021-11-09 14:17:34 20 0 25807 -
已認證
尚建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當年在油田謀生期間,無意中留神到兄弟房間的警示“向后看就是向前看!”
因為記得“向后看就是向前看”,幾十年來,無論是在失意的片刻還是在彷徨的關口,我都不時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回頭看;”決 ……
回頭看;”決定你一生成就的,不是出身、學歷、智商、環(huán)境,而是你愿不愿意比別人多做一點,多堅持幾分鐘”。
“世界永遠是公平的,用盡全神心做事的人,沒有理由不進步”。
“只要你愿意凡事多做一步甚至是幾步,無論再普通的工作,也能拼出不平凡的人生。因為你向世界多走一步,世界就會向你走近一步?!?br> 堅持只做一件事,每天進步一點點,三五載后你就是行家。堅持只做一件事,每天進步一點點,十年后你就是專家。堅持只做一件事,每天進步一點點,幾十年后你就可能是公認的大師!
謝謝各位看官駐足,此時西安曲江池窗外飄雪花,明天要更冷些,注意保暖! 查看更多2021-11-09 14:08:49 16 0 1355 -
陳祖松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墨水滴滴人人愛,香花飄飄處處芳。筆走龍蛇雄魅力,舞來文字大流光。
2021-11-08 16:14:07 6 0 1218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首先,每個地域、每個民族都有他獨特的不同的藝術美的審視與需求。其次,中國畫從實中而入虛,與西方藝術無關,用西方文化語言概念來搞中國畫,等于是二百伍給傻瓜教課最后瓜子一大堆。再次,中西方藝術交流必須要各 其特色,發(fā)揮其優(yōu),不能弄統(tǒng)一的弄個標準去標配或概念教育式的灌輸!
藝術+文化+講座+傳承=活著就要動彈的使命一一華夏龍脈正興,<楊牧青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和<甲骨文非卜辭說>都是觸動中華文化心房的命題,當以盡命是也!記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華山、水墨三晉·楊牧青書畫文化行暨晉隴文旅科創(chuàng)123+5實施計劃″推進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11-06 18:53:32 4 0 918 -
劉開豪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目標的堅定》"目標的堅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豎幅,作品尺寸34cmX68cm2021-11-06 01:09:19 28 0 1017 -
已認證2021-11-02 10:46:41 12 0 2174
-
已認證
葉仲橋收藏日記 對話
原重慶武警部隊副司令員孫克利大校為我題【仲橋植牡丹】,剛剛畫完二十張老板所訂的二十張牡丹系列作品,富貴滿堂,現(xiàn)在大家才會明白,植牡丹是一大批的。開心、快樂,毎天飲杯朝朝向上保健酒,創(chuàng)作作品更加有精神!
2021-11-02 10:41:32 14 0 2778 -
已認證2021-11-02 10:40:14 12 0 1768
-
2021-11-02 10:24:06 17 0 3163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焦墨寫生大唐石刻,生命力之大》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童心寫歷(122)
焦墨寫生大唐石刻,受教到碑學、金石學,唐朝石刻的風格各有不同,寫生表現(xiàn)也有不同,也要在不斷發(fā)展變化,最終形成焦墨寫生藝術 化,最終形成焦墨寫生藝術地雅俗共賞的風格。
從這些大寫意石刻中可以看大唐石匠刀刻在創(chuàng)作時完全進入一種情暢志蕩、心遙意遠、怡然自得的境界。我都能從中窺見悟道,刀刻骨意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由此我用筆妙造自然,意味無窮,意境無盡,美感盡收。
形象”與“意境”的智慧把握上也是焦墨畫的最高境界,只有對大唐石刻有深刻的認識和具體的感受,才能產(chǎn)生出“以形寫神”的藝術效果,抒發(fā)自己的情懷和情感,把自己對物象最真實的感受畫出來。
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寫生的過程中要有其大唐石刻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內蘊。因受到儒、道、釋中國傳統(tǒng)三大思想的影響,有著一定的哲學思想文化基礎。儒家的指導思想是:“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庇纱丝芍?,“藝”是用來增加自己完美的德行所用。道家認為蘊含著天真和灑脫才是“真畫家”的條件。
——馬培童記 查看更多2021-11-02 10:19:16 19 0 1253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唐帝陵寫生》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童心寫歷(121)
我陜西到關中十八唐帝陵寫生,一方面要研究大唐石刻,研究要表現(xiàn)的對象和它的造型結構,同時還要研究自己,研究自己的感情度。如無感情,畫的再 研究自己,研究自己的感情度。如無感情,畫的再精也只不過是完成照相機的任務。
在寫生時自己要想、要分析、要明確、要喜歡、我為什么畫,我要動感情去畫?在了解的同時,我必須融合自己的感情。十分珍貴而銘記在心,我就會在唐帝陵一下子找到我想抓到的東西。要善于思索,善于動情。
在陽光照曬下,人人都會感到昏昏沉沉,可是我就會出現(xiàn)靈感。為什么在人人都覺得荒涼的地方,我會看到美。為什么在人人都沉睡的深夜,卻有人起來巡游?因為在思索,在動情,可忘掉一切。但要對石佛,石獅,石馬留心,都要想,都要愛。
要從平凡的石刻中發(fā)現(xiàn)深情,發(fā)現(xiàn)大唐石刻藝術。使精神更充實,初來時覺得很苦,畫起來就興奮,有藝術物質享受,但畫高興了,對石刻有了感情,感到自然的美,感到大唐石刻的生命力,也體會到當年石匠內心真正的愛藝術。感到在這里寫生有味道,很幸福,這就是有了精神上的滿足和藝術靈魂的享受。
——馬培童記 查看更多2021-11-02 10:17:19 20 0 1438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崔子忠,潘瑋萱評馬培童(58)
崔子忠,山東萊陽人,明亡后入土窯中而餓死。他擅人物仕女,兼繪肖像。取法晉唐及五代周文矩而自出新意。其取材多為上古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線描精細凝練,略帶戰(zhàn)掣, 線描精細凝練,略帶戰(zhàn)掣,設色濃艷而雅致,善用石青石綠。
崔子忠也尚山水,故人物卻畫得較小較少,但比一般山水的點景人物又顯得較大,可謂是放大了的點景人物。崔子忠追蹤古法和古意,造型細秀夸張,構圖奇巧,境界神秘,格調超邁絕俗,高古中寓文人氣。
崔子忠其作品《云中玉女圖》(見圖一),作品繪頭戴紫金冠、雙手交叉按放在前、立于裊裊云上的玉女。以流麗秀潤的線條描繪了玉女柔嫩的肌膚和稠密的衣褶,極有質感。濃密的頭發(fā)襯托出玉女秀麗的臉龐,既純真典雅,又有莊嚴沉思的神態(tài),繚繞的祥云用屈曲的戰(zhàn)筆水紋描,烘托出云靄變幻無定的氣氛。筆墨精妙,設色清雅,有飄渺空靈之感。仙女衣紋線條頓挫有力而不失流暢,這種屈鐵盤絲般線條是融合鐵線描和“戰(zhàn)筆”畫法所形成的崔子忠的標志性筆法。
崔子忠作品《洗桐圖》,此作品設色潔凈如新,人物用筆傳神,樹石勾寫則有圖案裝飾味道。
崔子忠《洗象圖》,人物形象古拙高雅,線條屈曲轉折,強勁中不失柔美,右側白象則正在享受童子們?yōu)樗逶〉目旄校麄兊那胺绞窍笳鞣鸾痰膶氉?。畫面上方,描繪了天上的景象,充滿裝飾意味的祥云占據(jù)了畫面的中段,祥云托起的幼龍,仿若穿越了千百年的時光,讓人看到漢唐那簡勁樸拙之美。畫面下方一片汪洋,海中站立紅衣龍王和手捧珊瑚的龍女,他們的身旁為昆侖奴,與人間天界遙相呼應,整個畫面場面壯闊,氣勢如虹。馬培童以下所繪的部分觀音作品空靈飄渺,用筆細勁,如輕云舒卷,自如似水,用筆流暢不滯,設色淡雅明麗,與崔子忠有相同余韻。
崔子忠《藏云圖》,畫中衣紋與白云,以微顫的細筆勾成,山石勾、皴松靈。
馬培童以下部分作品,繚繞的祥云用線屈曲,用筆細勁,有的以微顫的細筆勾成與崔子忠有相同余韻。
馬培童以下有的佛像作品格調高古,融中國元素裝飾圖案,與崔子忠一樣有的佛像作品采用適當?shù)目鋸堊冃畏ú⒓右栽O色,二者所畫人物均古拙高雅,高古中寓文人氣,因此有相同之余韻。二者其人物與背景均有一種古樸潔凈的面貌,這也是崔子忠特有的畫風。
崔子忠擅長人物、仕女,他的畫風遠追晉人唐意趣,不囿于宋元窠臼,在人物、山水、花鳥方面均有涉及,以人物為特長,與陳洪綬并稱為“南陳北崔”。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1-02 10:13:19 36 0 2646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明晚期畫佛名家丁云鵬,潘瑋萱評馬培童(57)
丁云鵬,安徽休寧人,明晚期畫佛名家,善繪人物,尤擅長道釋人物。早年善用白描,游絲描、蘭葉描、釘頭鼠尾描。線條娟秀細勁,配色雅淡華美。晚年多以描繪 色雅淡華美。晚年多以描繪佛像為主。用筆粗放爽朗,著色沉著蒼厚,加以配置的山石林木為背景,極具裝飾趣味,顯得別有一番情韻。
丁云鵬用白描法擅作道釋人物,尤精羅漢。承吳道子、李公麟傳統(tǒng),但形象夸張甚至變形,趨于奇形怪狀。用筆在細勁流暢中見平行、整飭的線條,具木刻的裝飾韻味。
在明末人物畫家中,丁云鵬與陳洪綬、崔子忠成鼎足之勢。
丁云鵬其作品《羅漢渡海圖》(見下圖一),繪十八羅漢各顯神通競相渡海的惰景。以爽利無滯、細如行云流水般的高古游絲描為主要線條造型,并能根據(jù)不同人物不同服飾的質感而運用不同的描法。人物造像比例適度,氣質高古靜穆,舉止神姿颯爽。
馬培童以下佛像作品,能根據(jù)不同人物形象特征以焦墨畫出不同的質感,特別在用線上能根據(jù)不同人物的形象特征以不同的線描表達與丁云鵬有相一致余韻,丁云鵬作品有的人物衣紋線條遒勁,若行云流水,有的人物衣褶皆用戰(zhàn)筆流水描,宛轉卷曲,古拙奇趣。如畫菩薩線描有的輕柔飄動、婉轉有致,天王線描則緊勁古健等等。
丁云鵬其作品《三教圖》(見圖二),丁云鵬運用鮮明的個性特征和情緒化色彩,使人物造型古拙、既古樸,又有時代氣息,設色古妍冷雋,人物服飾以紅色、藍色,赭色賦色,色彩沉穩(wěn)和諧。營造了一種靜謐清淡的意境。
馬培童以下佛像作品賦色焦墨點焦彩及吳哥石窟作品能以不同的色彩賦于不同的時代特征,人物色彩均以古樸色調為主,二者色彩均古樸沉穩(wěn)和諧,因此有相同之余韻。
丁云鵬晚年畫風的形成,在兼收并蓄、擷精取華革故鼎新、寧拙毋巧,取法高古,自成一格。在當時寫實的波臣派盛行一時之際,他以其高度的藝術自覺和審美自信突出重圍,既沒有沿襲明代中期吳門畫派中唐寅、仇英那種工整秀媚的畫風,也沒有在波臣派的浪潮中隨波逐流,而是師古求變,汲取了民間藝術的養(yǎng)分,遵循內心的真實感受,開創(chuàng)了變形主義繪畫的先聲,也為后人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清代乾隆年間的宮廷畫家丁觀鵬仰慕同族先輩丁云鵬而取名為“觀鵬”。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1-02 10:12:30 35 0 2797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陳道復寫意花鳥畫,潘瑋萱評馬培童(56)
陳道復江蘇蘇州人,名淳,字道復,號白陽山人。為文徵明的弟子。其山水、花鳥均工,尤擅花鳥。畫史上有青藤白陽之稱,并將其與徐渭并稱。
陳道復的寫意 稱。
陳道復的寫意花鳥重在寫生,常用淡墨淺色,一花半葉,疏斜不亂,具有文人花鳥特有的疏簡松秀、瀟灑閑逸之致。
陳道復是繼沈周、唐寅之后對水墨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畫家。
陳道復善作水墨寫意法,亦有淺設色花卉,用水墨法,筆勢飛動蒼逸,水墨淋漓放縱,然不失于粗疏和簡率,形神兼?zhèn)洹?br> 陳道復作品《洛陽春色圖》(見圖一)則作水墨淺設色,勾勒與沒骨相間,水墨與色彩相融,用筆與形體相依,在寫實之中別具疏斜歷亂,俊逸豪爽之致。其寫意花鳥畫,達到了文人畫的崇尚的逸格。
馬培童以下焦墨花鳥作品焦墨焦彩山水作品及焦墨點焦彩山水作品等,焦墨與色彩相融,馬培童將二者以形體相依,達到色彩相互融合的效果。二者均用墨與色相融,因此有相同余韻。
陳道復即陳淳在畫史上的影響和地位波及廣泛,受之影響的畫家有蔣廷錫、惲壽平、任伯年、八大山人、蒲華、陳師曾、陳半丁、陸抑非、潘天壽、華嵒、張大千等等,同時陳道復也為明代中期書家之一,陳道復書法脫出了文徵明的矩步,為祝允明之后狂草書風的名家,故后世將他和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并稱為吳中“四大書家”。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1-02 10:11:46 32 0 2505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明代徐渭花鳥畫,潘瑋萱評馬培童(55)
明代后期,無論花鳥、山水、人物各畫科均有新變化,派系紛繁,各有不同風格?;B畫以陳淳、徐渭為代表,史稱青藤白陽。
徐渭,浙江紹興人,精詩文,工書 sp; 徐渭,浙江紹興人,精詩文,工書畫,擅戲曲。山水、人物、花鳥均能,尤擅長寫意水墨花鳥。
徐渭的寫意花鳥畫不求形似,皆一揮而就,走筆如飛,潑墨淋漓,強調用筆之氣與用墨之韻。其用筆看似逸逸草草,若斷若續(xù),實則筆斷而意不斷,氣勢在貫通著。可見,徐渭作畫不是一般的描摹對象,而是一種藝術的加工。
在他的畫里,物象不過是載體,筆墨不再是問題,它張揚的是某種內在精神和氣質。將生命展示于物象和筆墨之上。牡丹的雍容、紫薇的雋秀、霜菊的孤傲、竹子的蕭疏、寒梅的高潔皆在徐渭的大寫意筆下被刻畫得攝人心魄、入骨三分。
徐渭其作品《墨葡萄圖》(見圖一)是徐渭大寫意風格的杰出代表作。畫中閑拋野藤中的葡萄、聯(lián)系題詩,作者隱喻自己潦倒的身世,抒寫懷才不遇之情,畫法隨意涂抹、任于性情,筆飛墨舞,縱橫睥睨。枝葉或疏或密,錯落重疊,水墨淋漓,濃淡相間,交接或外輪廓處還出現(xiàn)自然洇滲所凝定的邊線,極富墨韻。作品情緒激越,氣勢磅礴,反映成熟畫風的典型特色。
馬培童以下胡楊作品及花鳥作品看似盤枝錯節(jié),枝條纏繞,馬培童卻在繪畫過程中,筆斷卻意不斷,有條不紊,筆筆氣脈連貫相通,與徐渭一樣看似逸逸草草卻畫出了生韻,因此有相同余韻。徐渭用墨看似狂涂亂抹,滿紙淋漓,實際上是墨團之中有墨韻,墨法之中彰顯精神。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及新巖畫作品,在用筆用墨上看似零亂,其實是以線為骨力,以焦墨的皴擦代替渲染畫出了墨韻,與徐渭有相同之余韻,一個以水墨表達,一個以焦墨表達,看似不相干的兩個載體,卻都將墨韻表達了淋漓盡致,將墨法控制得濃淡相宜,彰顯其神。二者作畫不是一般的描摹,而是一種藝術的再加工,物象不過是載體,筆墨不再是問題,均張揚的是某種內在精神和氣質,均取其神韻而略去枝節(jié),不求形似而求生韻的意境。
徐渭的這種精神給當時的揚州畫派,輸放了自由的藝術空氣。直到現(xiàn)代的齊白石還恨不生三百年前為徐渭磨墨理紙,可見徐渭水墨寫意畫的成就在這三百年里,不知震撼了多少藝術家的心。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1-02 10:11:08 33 0 2694 -
陳祖松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勵志人生自強不息,飛輪歲月催我前行。
2021-11-02 09:28:34 6 0 1151 -
2021-11-01 13:42:03 3 0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