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春臨嫩筍怒發(fā),夏來翠波蕩漾。秋至倩影搖曳,冬達傲然挺立。 鄭板橋是清代“詩書畫”名家,可謂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棄官還鄉(xiāng),以書畫為生。一日去故人家作客,宴散后友人求其畫一幅,鄭板橋揮毫潑墨完畢, 題款“難得糊涂」並蓋章不在話下。印章是:“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鄭板橋看畫有留白處,請在場文人墨客題拔,有一老者揮毫題詞內(nèi)容是: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zhuǎn)入頑石更難,美于中頑于外。并蓋上大印,印章內(nèi)容是:院試第一,鄉(xiāng)試第二,殿試第三。眾人震驚不已,知道是位隱官歸田情操高潔的老者。 ...查看更多
國畫花鳥畫竹系列作品《竹壽圖》,新作,尺寸四尺68x138cm,《節(jié)節(jié)高》,尺寸四尺68x138cm。 分享:手握乾坤,玉潔清身。文房四寶,墨寶傳承。 曾國藩修身“六戒”中有句話,叫:“利 可共而不可獨”,與當今提倡的“合作共贏”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他的很多經(jīng)典名句也都成了現(xiàn)代人修身的絕佳利器! 獨占發(fā)財難持久,分享致富越千秋。 利益,是每個人都追求的。如果有了利益,只愿一個人獨享獨占,無疑是引火燒身,使自己變成眾矢之的。所以,面對利益,切不可見利忘義,一定要懂得取舍之道。 生意場有句話,叫:“有錢大家賺”。還有句話,叫:“獨食難肥”。一方面強調(diào)合作共贏,另方面反對單打獨干。尤其在當前經(jīng)濟下行,生意難做的情況下,更要重視大家的團結(jié)協(xié)作,有生意大家捧場,不要相互拆臺;有利益共同分享,不要一人獨占。 更不要干那些下三爛的事,你挖我的墻腳,我割你的腳筋,搞得一個個灰頭土臉,誰也不開心。經(jīng)商之道,即為人之道,人都做不好,是發(fā)不了大財?shù)摹?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只知道追逐利益,是常人的行為;而更懂得分享利益,是賢人的作為。有利益能想到分享給別人,就能得到更多的真愛,更好的人緣。 獨占是小人心機,分享是君子胸懷。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有利分享,精明的最高境界亦是有利分享。 ...查看更多
小丈六尺國畫山水畫兩幅, 姐妹花,尚未落款,賦詩一首:《山隱幽居草木深,鳥啼花落書沉沉。行人杖履多迷路,不是書聲何處尋?!?
新完工花鳥畫《竹》三幅,還沒落款的作品也就是半成品。感謝我的老朋,省書協(xié)副主席,名人書畫院院長趙長秋先生題詞:竹有氣節(jié)在 梅飄暗香來。
國畫《清風竹韻圖》,竹長溪水邊,不畏三九寒。無人識清風,徒自亮高節(jié)!啟鵬作品
國畫《蝦》,虎落平川被犬欺,龍游淺灘遭蝦戲。一夜東風吹雨過,滿塘新水長魚蝦。 啟鵬
上節(jié)復下節(jié),百枝配萬葉。吾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唯有飛來鳥,與爾同林宿 ——《竹》啟鵬
竹長溪水邊,不畏三九寒。無人識清風,徒自亮高節(jié)! 啟鵬 畫竹
上節(jié)復下節(jié),百枝配萬葉。吾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竹》啟鵬
為什么古詩詞里講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出自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 蘇軾很喜歡竹子,寧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對 居住環(huán)境都有相當高雅的品味, 這是對竹的高度評價,自古就有梅,竹,菊,蘭歲寒四友。把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著超凡脫俗,清新高雅。這句也代表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相輔相稱。 中心思想:表達了詩人超凡絕塵處有如天上的謫仙,而天真樸拙處又像一個村夫。有那種貴族式的尊貴驕氣。 竹,以神恣仙態(tài),瀟灑自然,素雅寧靜之美,令人心馳神往;以虛而有節(jié)疏疏淡淡,不慕榮華、不爭艷麗、不媚不諂的品格,與古代賢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志遠”的情操相契合。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這與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倫理道德意識相吻合,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社會倫理范疇,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拔闯鐾習r便有節(jié),及凌云處尚虛心”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品格和情操的寫照。 ...查看更多
落筆有魄,云鶴游天,龍飛鳳舞間是壯志凌云與氣勢豪邁,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風流人物看今朝
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竹子曾被不知多少詩人、畫家所稱頌。竹子不僅四季青翠,而且枝干挺拔,既是高風亮節(jié)、剛直不阿的性格象征,又有風度翩翩的君子之譽。古語說:“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jié)”,用以 比喻人的氣節(ji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