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作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壬寅年春曹集珪書。 日久天長 日日月月是一年, 月月年年在一日。 日日月在尋華年, 年月日歲苦度日! ——2022年五月一日
母親 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 十月懷你到世間, 索衣索食眼不睜, 娘盼兒女長成人, 不辭辛勞供學堂, 兒女大了母漸老, 節(jié)衣縮食傾積蓄, 買房娶媳得孫孫, 勞累半生該清閑, 母親身份變保 姆, 洗衣做飯帶孩子, 心肝情愿為兒孫。 養(yǎng)兒總說為防老, 歲月熬的日漸老, 無暇顧及自身體, 腳腿不靈眼也花, 多想兒女陪身旁, 總覺兒女創(chuàng)業(yè)艱! 一娘辛勞養(yǎng)眾兒, 眾兒難養(yǎng)娘一人, 輩輩世人向下親, 母唯索取一問候, 問候能花幾文錢, 吝嗇兒女都未給, 小時伸手皆滿足, 母親何時伸過手! 奉勸天下兒女們, 妻兒歡笑想想母, 不是父母盡全力, 你們怎能有今朝! 別說樹欲靜風不止, 子欲孝而親不待。 那頓飯來那件衣, 父母何時讓你等, 即使你盡十分孝, 覺你養(yǎng)家不容易, 老人能索有幾分! 好多兒女昧良心, 有房有妻有兒女, 卻無娘親房一間, 你同妻,看兒女, 誰家沒有父與母, 你們兒孫繞膝下, 前人走路后人隨, 一輩一輩往下傳。 都知百善孝為先, 孝悌信忠是美德, 做兒不嫌母親老, 為女不談母親臟, 誰家好男不為父, 誰家女子不做母, 誰人青春能永駐, 那天總會老中過! 母親在家常嘮叨, 道盡歲月逆耳言, 老媽就是家中寶, 只想老媽多福壽, 寧可媽在財次之, 兒女耄耋母健在, 偉大母愛無私愛, 闔家幸福樂悠悠! ——曹集珪于2021年3月23日凌晨四點完稿 ...查看更多
閱山茶館記 有朋信陽人也,于寧夏得一茶館,以閱山命其名,聞之甚喜。閱者今釋為考察,山者茶之產(chǎn)地。 茶館位于銀川市康平路北塔旁,貨源匯集于高山峻嶺盛產(chǎn)名茶之母地,親臨親視是有責任心而深感欣慰。 不 論綠茶,紅茶,青茶,黑茶,白茶等幾大類茗茶,皆有母地,出母地有其名,其性差矣;制作程序的簡化,其味變矣。經(jīng)營者心懷大眾,抱著“目視之為可信,工藝親臨之知精華”為目的,不辭辛勞而奔波,可敬可嘆! 文學家王心鑒《詠茶葉》 詩中說到:千挑萬選白云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君悟道養(yǎng)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jīng)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 ——曹集珪于2021年3月20日作 ...查看更多
桃源中桃花人 桃花園里桃花人, 桃花人栽桃花樹。 春風桃樹開桃花, 桃花依舊笑春風。 桃花人在桃花里, 桃花起舞弄春風。 桃人隨風花起舞, 花落秋盡換美酒。 人居桃源似仙人, 折了 桃枝對天歌。 嫦娥下凡陪歌舞, 美酒佳肴忘憂草。 桃花源里桃花園, 桃花源在三界外。 桃園久居成閑人, 折枝弄花盡風流! 2021年3月15日作 ...查看更多
書法作品《六體百福圖》; 六體百福圖是我的書體代表作,醞釀于2018年完成于2019正月形成作品,歷時一年有余,屬于原創(chuàng)作品!一個人能夠完成六體書法作品,估計當今社會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完成之后好多 人勸我申請專利,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如有人能模仿此作品說明他也是癡愛書法之人,值得我結交的朋友,你覺得是不是! ...查看更多
《感嘆文人傲骨》180/50行書作品 感嘆 我 存有文人傲骨 浸墨四十余載 奈何世事不容我 痛 塵世無常 一張嘴 就可行走江湖 做事何須勞手累 今覺得 萬般不如人 本以為 實力勝于雄辯 悲 吹牛也可上殿堂 我總認為 文人傲從骨中來 而今為了幾文錢 沒有了傲骨 丟掉了尊嚴 真不知還能剩下了什么 可嘆 卻也沒能換回 柴米油鹽 也罷 萬般皆是命 何須論得失 ——2021年元月5日隨筆 ...查看更多
過客 ——曹集珪 往事如歌 歲月蹉跎 童年的牧歌還留在耳邊 青春的贊歌鼓點已經(jīng)響起 回頭看 身后留下的腳印 不再是那么 若有若無虛無縹緲了 變得是難么的清晰 變得是如此的深沉 哦 牧歌已遙遠 青春也遠逝 留下的是常常嘮叨的離騷 而今想說的是 人生如夢 夢如人生 往事如煙 身后的腳印 留下的是往事的回憶 與不服輸?shù)男愿瘢?/span> ...查看更多
通過好多年在社會跌打滾爬,經(jīng)歷多了也明白多了,深深體會到一點: 你不把自己的作品當一回事,別人就不把你人當做一回事! 得不到或者很難得到的作品永遠是好作品,他與寫字人的實力關系不大!
優(yōu)秀書法作品必須具備以下幾點:疏密、大小、長短、粗細、濃淡、干濕、遠近、虛實、顧盼、錯落、肥瘦、首尾、偃仰、起伏。
什么是大師?而今大師具備的條件如下: 第一看外表: 長發(fā)飄飄或者長發(fā)扎辮,留著長胡子或者剃著光頭,穿著復古的衣服。 第二看實力: 寫出來的字,要么像小孩寫的,要么像喝醉了的酒徒東倒西歪,再就是 作品看上像仙女起舞,纏綿而無盡頭,大多數(shù)人不認識也分不出字數(shù)! 第三表演有吸引力: 用五官表演,或常人不能完成的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 第四官高位重,有名有勢; 靠某一方面特長,讓多數(shù)人認識了自己,帶動了書法價值,或者有錢有勢進行炒作而得到的結果! 總結 書法是一個硬實力,既不能以名帶利,也不能以勢取名華而取寵,更不能以表演形式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他是文化人的底蘊與沉淀,文人未必是書家,書家必定是大文人! ...查看更多
今天遇到一個很尷尬的事,有家網(wǎng)絡平臺說是賣我的書畫作品,所有作品都不是我的,并不是書畫家!我怎么解說都無用,我只能這樣說首先強調(diào)我不是什么家,我也就是位書畫癡愛者,但需要說明的所有作品都是我所創(chuàng)作!大 家可以放心! ...查看更多
誤把陳醋當成墨,寫盡半生紙上酸。誤把墨水當成醋,喝盡半生心中苦,醋酸很覺爽,墨苦為癡愛,萬般滋味各有愛,酸甜苦辣自選擇!
想了解一個人,不需要去問,看看他的朋友圈你就明白了,朋友圈長久不更新——說明這個人對生活沒有啥追求!如果一個人幾個月或者一年左右都發(fā)的是一件事——說明這個人所做的這件事還行!如果一個人的朋友圈對一件事 更新不斷,且一直堅持不懈永不放棄——說明這個人對這件事要么是癡愛,要么就是在這件事上很優(yōu)秀! ...查看更多
古詩曰:春風不度玉門關; 我卻說:吹風能度玉門關! 這個世道實力確實不如嘴皮功有實力,嘴皮功足可以讓古人汗顏。 誰今為奇人,且看嘴皮!
希望我老了,也會有人這么牽著我的手走,一邊走一邊說:慢點,別著急,我在你身邊呢!人的幸福其實很簡單,而不是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就叫幸福!是擁有一個愛自己懂自己的人,錢,是物質的需求,幸福,是精神上的 滿足!真情,不用錢買,真心,錢買不到!擁有一個溫暖的懷抱,一個可靠的肩膀,這就足夠了??! ...查看更多
立秋前后,陰雨連綿天氣漸涼,看著即將要收獲的莊稼真為咱們老百姓高興,自古文人都說秋的悲涼,卻不道秋實能給百姓帶來豐收的喜悅,故作此: 秋詞 曹集珪 秋風秋雨秋景異, 漸涼天氣身覺爽; 自古言 秋多寂寥, 何妨秋實惹年豐。 ...查看更多
天下事,榮辱沉浮皆為戲文; 世間人, 貴賤貧富都是煙云! 新作一聯(lián),歡迎大家批評指導!
知天命怕過年; 小時候過年,粗布新衣,心中幸福無比,吃著干凈的雞鴨魚肉,喝著天然的純凈水,大年放炮仗是欣喜的奢望,家人多團聚親情比天高,我的年,我的年,七八口的家過年用不了一百塊。 當我長大了以后 ,伙伴們各自漂泊,偶爾還有問候,聚會,在外的經(jīng)歷與結果不同,見面的寒暄,總覺得那已是敷衍,當年誰教我們富貴不移,嘴上說著要盡量多相聚,心里滋生著不良的信息——見面就攀比!我的年,我的年,裝門面,心里不爽還費錢。 到了現(xiàn)在時候,日子沒有自由,忙的頭破血流,身邊沒個交心的朋友,誰說友情超越歲月永不變,不信你試試艱難歲月誰會幫,也會讓你明白富到深山有遠親,窮到街頭無人問里面的深刻內(nèi)涵與無奈,無用之人就沒交情可言,我的年,我的年,怎么過! 難過,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也就這么過—— 天理循環(huán)道德昭, 我心獨立任逍遙, 笑看輪回音蹤緲, 自娛自樂自飄零。 ...查看更多
六月的一個晚上,正在為創(chuàng)作發(fā)愁,突然聽到外面雨點打在樹葉的聲音,這聲音陋室把他留在了室內(nèi),也不需要用筆墨去寫了,房頂漏雨打濕了好多宣紙,創(chuàng)作出自然而然天然的好作品! 屋漏恰遇風雨夜 曹集珪 六月 河東夜,且為三更愁; 雨打葉聲起,陋室漸留音; 不用費筆墨,天然出佳作! ...查看更多
人有三種活法,一是名垂青史;二是遺臭萬年;最后一種是隨肉體的消亡而消失,《晉書·桓溫傳》:“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復遺臭萬載耶?”
有這么一位渾蛋,為了自己的癡愛放棄了原本屬于他童年的天真,青年時期的浪漫,成年時可以得到的輝煌,而今已過了不惑之年,試問他為自己的癡愛還能堅持多久!
人在世間皆為朋友,只是在不同的軌道上追求著人生的價值觀,相遇或者相交那是緣分,但我們的目的地都是一樣,最終都是匆匆的趕到一個共同大本營去生活的朋友! ——書者感言
當今社會看的不是你的頭銜,更多人是看好你的實力! ——書者肺腑感言
羚羊與獅子:每天早上,一只羚羊醒來,她就知道,必須要比跑的最快的獅子還要快,否則她就被吃掉;每天早上,一只獅子醒來,他就知道,必須要比跑的最慢的羚羊還要快,否則他就被餓死;無論是誰,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就 得開始跑了!競爭的環(huán)境中,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否則不被對手吃掉就被餓死! ——近期感慨 ...查看更多
世人問我何為樂! 我言: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自由自在,沒有外欠皆為樂!具備這四樂,就為世間一大樂! 又有人問我你每天都在干啥! 我且逍遙,說自己想說的,干自己想干的,做自己想做的。寫寫畫畫,寫自 己所想,畫自己所感。 又有人問我水平如何! 不爭名不圖利,你說好,他說壞,好壞暫且無定論,百年留與后人評,結論已難知,哈哈哈——評說好壞隨他去,不爭執(zhí),不生氣,靜靜守護一茅草地! ——無題 ...查看更多
曹集珪,一介書生,三尺微命,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安邦,在浩瀚的書法海洋里遨游四十有六,雖毫無建樹,但無愧于心,王安石說過,盡吾力而不能至者,無悔也!
寫字有三種情況出現(xiàn)供大家借鑒: 一種終生臨帖不綴,到老才發(fā)現(xiàn)與古人差距太大,喜歡卻沒有任何的收藏價值。 二種是細臨帖之后,創(chuàng)作加上了少有的自己的思想,喜歡的人多,也得到了好多人的認可與喜歡,但并沒 有沖出古人的枷鎖,收藏價值也不會太高! 三種遍臨古帖之后,并有一定高的文化底蘊,把古人的精髓消化吸收變成了自己的東西,創(chuàng)作時加上自己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成功的比率很低,成功的人上天堂,失敗的人可以說下地獄!下地獄的作品可以說一文不值,上天堂的作品收藏價值可以說無價之寶! ——我本布衣尋口飯吃,所發(fā)之說多為謬論,大家看看笑笑也就罷了! ...查看更多
行書作品:“人生哪能盡如意; 世事只求半稱心!” 作品尺寸<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140X35CM;</span&g t;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
梅蘭竹菊自作詩,曹集珪題梅: 寒雪梅中盡, 梅香雪中飄, 傲立峭崖邊, 遙接春風到! 幽靜有芝蘭, 本自無人識; 清香飄俗界, 方得世間知。 曹集珪題蘭 曹集珪題竹 人雅屋前竹, 節(jié)節(jié)自攀升; 虛心容萬物, 無花也芬芳! 曹集珪題菊 菊開草木黃, 葉夜霜裹身; 不與百花爭, 繞舍自芳菲! ...查看更多
詩歌《為了生我的和我生的人,不能倒下》 一場病 才知身體為大! 一場病 才知親人的擔心! 辛苦 是為了生活! 生活 卻為了生下來而活著! 看看 漸漸年邁的母親! 瞅瞅 正在逐步 變老的愛人! 瞧瞧 雖已大還待成長的兒子! 才明白 為了生我的和我生的人, 不能倒下! 堅強與珍惜 是為了我摯愛的親人! 有他們的陪伴, 生活才會燦爛, 時光才會美好!??! ——有感而發(fā) ...查看更多
行草書法作品《沁園春.書畫》曹集珪填詞; 書畫之美, 方寸墨跡, 萬里盡收。 望書里畫外, 惟有神韻: 筆舞上下, 頓時濤濤, 龍騰山立, 原為依然, 欲與老天比低高。 但晴朗, 看紙上墨痕, 卻也妖嬈。 點線如此美倫, 引無數(shù)墨客傾身心, 惜李斯曹全, 改革文字: 書圣唐楷, 承先啟后: 一代草圣, 張旭懷素, 只為酒性隨心書。 俱成煙, 須發(fā)展書畫, 還看今朝! ...查看更多
當下老師遍天下,就說說書法教學吧! (1)有的老師給學員講臨帖的字形,偶爾我也進去看看,最大的感受這不是在講寫字,總覺得這是上的美術課,漢字是寫出來,我覺得不是畫出來的 ! (2)還有的老師在講 漢字點線變化與章法,一味地讓學員追求變化,變化是可行的而不是必須的,自然而變,而不是追求去變,為變而變,不如不變,追求去變的結果讓人感覺到這不是人在寫字,好似是機器人在寫字! (3)臨帖取形有一定重要性,而不去研究古人的筆法,筆意,就是你把形畫到十分又有何用!求變而變卻不與內(nèi)容及此刻書者心情掛鉤,變了有何用,再變也只能離題萬里,變得一團糟! (4)都說書法有法,何為法?法道自然!各行各業(yè)都有道,何為道?道法自然!萬事萬物都要遵循一個法則,自然而然! ...查看更多
隸書中堂作品《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宋代范仲淹文,曹集珪書寫;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 勤讀圣賢書,尊師如重親; 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與懷幼,憐恤孤寡貧; 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縠恩; 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兒孫堅心守,成家種善根。 對聯(lián):忠孝傳家德為本,仁義處世信當先! 庚子年初夏曹集珪隸書中堂作品《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 ...查看更多
《蘭亭序》是王羲之和一幫名流學子在蘭亭這個地方飲酒作詩,酒喝的高興了,詩作的差不多了,大家提議把今天集會記錄一下,并推薦當時集會中的位高,權重,且在當時字寫的也不錯王羲之主筆以記之。 內(nèi)容確實沒錯, 出自王羲之之手,此序應該有稿!現(xiàn)在留下來的臨摹還是臨寫的稿件,是不是出自王羲之之手,我覺得很難有確認,現(xiàn)在大家也就是一致認為是,我也是這樣想的,因為此作確實可稱得上是行書精品流傳之作! 我只是說有兩點懷疑? (1)此作品有好多的簡化字的存在,也不知道那個魏晉時代是不是有的字簡繁同在!更有專家說,那個時期有一部流傳在民間的字與當今簡化字相似或者相同,稱之為[俗體],不可思議的是前來都是文人雅客,就像[蘭亭序]所說群賢畢至,怎么會用俗體而記文呢! (2)很多人說蘭亭序精典就在有二十一了〔之〕卻各不相同,而我恰恰有疑問就是這二十一個各不相同的〔之〕,試想喝酒多了之后,既要寫文字記述今天之事,還要記住前面寫過每一個〔之〕字的寫法,或者寫寫為〔之〕而翻看前面〔之〕的不同寫法,力求后面不雷同,并且還是酒多之后的事,我認為這是很尷尬的一件事,眾多〔之〕字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雷同是不可能的事,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后來有水平不低而無名書家,把蘭亭序內(nèi)容抄寫了一遍,他力求了二十一〔之〕變化! 我本布衣,不登大雅,口出不遜,謬論之處請海涵! ...查看更多
國畫《四時風雨得清音》《君子清風》花鳥畫,竹系列,尺寸70x140cm,請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