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牧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新作國畫花鳥,《碧池漁樂》《荷香墨趣》。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李牧
2018-01-09 20:13:43 3 1 1772 -
王征明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王征明新作,尺寸54x39
2018-03-11 23:01:27 5 0 1772 -
啟鵬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竹長溪水邊,不畏三九寒。無人識清風,徒自亮高節(jié)!
啟鵬 畫竹2018-03-20 09:42:34 5 0 1772 -
高志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我的行書《精氣神》
規(guī)格:四尺整紙138x69cm。
材料:仿古灑金宣紙軟片。
款文:天有三寳日月星,地有三寳水火風,人有三寳精氣神。
高志剛2018-03-24 15:46:31 8 0 1772 -
連明遠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藝術是快樂的源泉,是高雅文化品位的象征!書法作品的的精神文化是民族靈魂支柱。從古至今始終保持著中華文化生生不息!這也是每個熱衷于書法的人都把文化化傳承做為使命!
連明遠作品2018-05-04 19:56:09 12 2 1772 -
魏太兵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仿古花鳥小品一套完成,戊戍初夏魏太兵作,喜歡的私聊
2018-05-10 21:23:59 17 2 1772 -
陳祖松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雄心壯志騰飛遠志大志。
2018-05-23 12:36:44 5 0 1772 -
王根權收藏日記 對話
唐孫過庭【書譜·書碟論·第二十九章·厥用斯弘】譯文(摘自王根權著《〈書譜〉品評》)
況且,文字的產生可以上溯到遠古時候的軒轅黃帝時期,那個時期制造文字時采用了六種造字方式,史稱“六文”。文字在長期的 期的使用過程中,通過演變形成了多種不同的書體。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統一了文字,對各種書體進行了規(guī)范,規(guī)范為八種書體,史稱“八體”。文字及其書體的產生由來已久,使用也越來越廣泛。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有的書體被淘汰了,有的書體則得到了演變發(fā)展。隨著時間的流逝,“六文”、“八體”和現今所使用的書體及字形已大不相同,幾乎看不出來其中的演變過程了。那些古老的書體已不是今天人們所學習和使用的內容對象了,故此也就略去不談了。還有,古時候人們依據龍、蛇、云、露、龜、鶴、花、草等物體繪制出來的類似于文字的圖像、圖案,這些只是簡單地描摹物象,被一些群體作為圖騰標徽而使用,被用以征兆當時的“祥瑞”。這些圖像圖案雖然看起來類似于文字,但卻不是文字,它們不具備有文字的功能,也不具備書體的基本要件,不能稱其為書體。鑒于此,對于這些也就不作詳細的論述了。
王根權著《〈書譜〉品評》 查看更多2018-06-01 21:48:52 6 0 1772 -
梁京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自然野逸……水粉畫《風景……》2018……
2018-07-08 15:10:56 2 0 1772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很有必要,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一一今天是偉大領袖毛主席12.22指示發(fā)表50周年,中國“知青文化”值得反思!
現時期,必須要解決當下“高分低能”“高學歷高犯罪”等一系列的問題!象清 罪”等一系列的問題!象清華、北大、人大等高校二十七、八歲的博士生竟然為了找什么樣的工作、進外企還是進國企等抉擇成為人生的一大痛苦現象時,這似乎說明了高等教育的弱智化教育方式有問題,導致年輕人的思維方式和“三觀”發(fā)生錯位??!不要忘記,丑惡的、腐朽的封建社會“博士”都是當時社會的脊梁柱,各舉一行、一業(yè)、一方,并引領當時的社會發(fā)展,比如“六經博士”等。近現代的“博士”似乎軟衰了,或集體失憶了,似乎是“巨嬰”時期新人類的畸形產物?當下中華民族新時代的重要奮進期,知識青年若再不下鄉(xiāng)、若再不進入基層生活去歷練、若再不去體驗酸甜苦辣,那后果很嚴重的?。?br>不要忘了,如今中央高層大都經歷過“知青”生活的艱苦階段,知道什么是廣大老百姓需要的,什么又是精英階層需要的,所以他們才能有發(fā)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聲音,才能將懲治腐敗提到頂層上來!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8-12-22 12:09:33 20 2 1772 -
李崇山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承蒙泉天下藝術文化公司王經理的邀請參加藝術文化展活動
2017-12-09 11:32:51 6 1 1771 -
徐立業(yè)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竹香更比蘭香遠》,蘭草與青竹搭配別有一番風味,徐立業(yè)
2018-01-25 18:29:10 8 1 1771 -
谷風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我的國畫山水作品,迷蒙群山,秀麗恬靜。世外桃源,遠離塵世喧囂。
谷風2018-03-21 17:43:09 8 1 1771 -
謝昭宏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有花真富貴,無事小神仙,楊蘭揮毫寫意,寫人生,聞香怡神如神仙也!謝昭宏國畫
2018-03-26 12:41:11 5 0 1771 -
已認證
葉仲橋收藏日記 對話
近日廣東葉氏宗親聯誼會秘書長發(fā)回一張照片,說我這張丈二尺大畫《富貴長和圖》將永久收藏在一千多平方米的總部展示,作為廣東一百多萬葉氏宗親的一員、將會協力打造廣東葉氏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作出貢獻。
2018-06-17 10:23:57 7 0 1771 -
梅麗瓊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響應習主席號召,為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做點新聞……支持鄉(xiāng)村建設!臺上現場潑墨,書寫《振興鄉(xiāng)邦》,作品保存興藝空間!
2018-06-22 20:33:40 5 1 1771 -
鄧烈根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分享國畫寫生作品《相帥古風》,“古風古韻相帥府,名門將才文化厚,歷史遺址有傳說,民俗風情古建筑”,寫江西安??h楓田鄉(xiāng)東四村內相帥府,供諸位欣賞。
2018-09-29 11:49:53 7 0 1771 -
已認證2018-12-21 10:34:25 14 2 1771
-
陳祖松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向朋友們拜年!
2019-02-04 23:49:42 42 0 1771 -
已認證
陳宗林收藏日記 對話
看來近兩年走楚簡書風之路也是正脈,能得到專家們的認可。
“與祖國同行"華珍閣杯"全國書法展競爭也還激烈,收稿量近四千件,評出參展、獲獎作品二百件,本人一六尺作品忝列其中。2019-12-23 14:51:38 18 0 1771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做人要一身正氣!
2017-12-23 17:36:07 5 3 1770 -
潘寧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我在雞年的部分畫雞作品
四尺整張、四尺四開2018-03-17 00:46:40 4 1 1770 -
已認證
葉仲橋生活日記 對話
今天下午到市美協副主席,美女畫家童平珍家鄉(xiāng)彩風考察,市美協國畫藝委會成員寫生創(chuàng)作,在寫意中的日子里!云浮美景,盡在生活在風景中的成市!
葉仲橋2018-04-08 21:13:44 9 1 1770 -
任振山收藏日記 對話
應邀為某地產集團繪制的巨幅國畫山水畫《旭日東升圖》。
2020-06-19 17:01:57 12 0 1770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書畫囈評與現狀之反思
書法人人都會,寫毛筆字熟練了就可以叫書法;畫畫人人都會,多畫畫就會了,不會寫毛筆字,不會畫畫,只要是中老年干部、書齋教授、江湖大俠、影視名人或有權力者就可以叫書法家、畫 、畫家呵!
但是,書法、畫畫要上升到書法、畫畫的藝術那則是有本質上的差別啊,不是那么簡單的!好比現在人人都是美女,但是內有修養(yǎng)、知書達理、淑女才質的美女與妖艷打扮、涂脂抹粉、腦子一片空白的美女是有區(qū)別的!據說,這個問題也有專家研究論證過的呵!
上世紀80年代大改革,國家意識形態(tài)需要藝術,需要為人民服務的藝術家。于是,過去一些搞工藝的、寫過大字報的、辦過美術刊物的、舞臺畫過幕景的……等就推向了前臺,面向社會大眾則成了書畫家呵。如今,四十年過去了,又有幾人真成了書畫家?反思!
再后來,經濟大發(fā)展,教育產業(yè)化,高校大擴招,即是理科院校也增設了藝術院系。于是一些文化課或數理化低分不及格者全部進入藝術系,為了混個學歷文憑,幾年過后,面向人民群眾時就成了書畫家,或為各級官辦藝術機構的骨干,甚至領導!再于是乎,神州大地上導師工作室、美術培訓班等到處都叢生,以"速成出欄法″催生許多所謂的藝術家……我們想,搞中國書法和國畫這門藝術,若沒有二、三十年的煎熬,那能成為一個藝術家呢?反思!
再后來,中國書畫及至藝術品市場非常熱鬧,于是一大批中老年老干部、各院科書齋教授、江湖大俠、影視名人或擁有權力者等搖身一變也進入書法家或畫家的行列,泥沙俱下,拿著毛筆到處涂鴉,仔細看看他們的藝術簡介,大都如出一轍,不外乎自幼如何,又師承如何,又參加什么展……
殊不知,搞中國書法、國畫這門藝術是需要熬時間的,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識儲備,更需要耗費許多去到處采風游歷山河、體察風俗生活的!我們不知這些中老年干部、書齋教授、江湖大俠、影視名人究竟走了多少路,寫了多少張紙,耗了多少心血呵?特別像政吏拿著人民給予的財政供養(yǎng)不好干本職工作,不為人民服務,難道每天都浸泡在水墨中和文化知識儲備及游歷山水釆風中嗎?反思!!
書畫是一種職業(yè),崇敬這種職業(yè),社會才能崇敬藝術,藝術品收藏家和藝術品投資才能對書畫家禮遇!至于男盜女娼、"楷書沒寫好直奔草書″、"畫院活動如妓院″等等則不在此論中,因為他們這些人都在造現實報的孽障而已!一一庚子仲秋見窗外秋高氣爽,天藍云白,觀群內藝術話題,楊牧青閱微隨記 查看更多2020-09-17 14:29:21 15 0 1770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走進麥積山石窟”童心寫歷(30)
走進麥積山石窟,泥塑藝術可謂是發(fā)展到高峰鼎盛時期,佛像和佛經故事,造型、色彩,卻趨向金碧輝煌,具有宏偉氣魄。神氣各異,塑得極為生動。加上年代久遠,泥塑佛面佛身 上年代久遠,泥塑佛面佛身斑剝,感覺蒼茫,愈顯得更傳神。當時我?guī)е蛉诉€有陪我們來的二位老板和我侄馬志雷,靜觀得出神,我畫速寫,他們拍照,久久不肯離去,的確,我沉浸在魅力莫測的佛靈境地。由于在洞里洞外上下左右看的時間很長,也沒有感覺到累,有股神力在助我。便在洞口稍坐片刻,然后向另一洞窟走去。繼續(xù)觀賞,隨即又走進另一石窟,有些陰森之感。原來是迎面而來金剛塑像的高大身影,不由覺得自己顯得格外渺小,叫這藝術品鎮(zhèn)住了。索性領略領略金剛巨像的風彩,便畫起速寫,覺得真是體現到泥塑藝術的威力了。
在往前走去,迎面而坐的則是崇高肅穆、莊嚴慈祥的釋迦牟尼佛了。兩側還立著兩尊菩薩:一是慈悲的觀音菩薩:一是普渡眾生的大勢至菩薩。而感到了精神上的寄托和心靈的慰藉。顯然,麥積山石窟的泥塑藝術也和壁畫藝術一樣,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兩者的風格、面貌都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效果,并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 查看更多2020-09-29 23:28:43 11 0 1770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求新求變》童心寫歷(76)
近期的創(chuàng)作,我并嘗試著以凝練粗獷的大寫意小寫意和工筆線條,充分發(fā)揮筆墨刻石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并結合枯筆渴墨來表現佛陀個性。
為了不失厚重感,和重量感,追求 sp;
為了不失厚重感,和重量感,追求最理想的藝術境界,我苦思構圖,把巖畫漢畫融合著經營位置,在此過程中,求新意,盡管不如意諸多,但我沉浸其中,刻石筆法樂此不疲,也很有充實感。借助枯筆渴墨特有的韻味,從生活中尋找新的表達方式,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必須要用新的表現手法替換舊的傳統思維。
只有融入個性意趣,兌入情感元素,才能綻放新的能量,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作為一個焦墨人物佛像畫家,在學習研究探索中,要多樣風格嘗試。只要不失去藝術的追求方向,就應該大膽去嘗試。遠離浮華,心無旁騖,虔誠面對客觀物象,細微體察,致力于心手相應的藝術創(chuàng)造,就一定能穿繭而出,豁然自由而生。
——馬培童 查看更多2021-05-20 16:19:12 14 0 1770 -
2019-09-07 09:16:52 4 0 1769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觀圖我見之驚訝不已,這是跨越時空的甲骨文圖片設計,這也是五千年后(公元7019年)以“亥”定“北極”的方位圖。圖片設計者認為今年是豬年,就把十二生肖亥放在最上面第一中間位了,實際上這是西方天文平面觀的 下方非上方現象,中國天文是全立體空間觀,是坐地觀天,以南方為上方,亦即亥、子位為下方,故“面南登基”是歷代皇帝所專用的。
現在應該是子位當值,有偏移,約在下10度內,周天360度,每一生肖地支對應30度,每一天干管36度,地支天干相差6度的空隙就是世界大變局的節(jié)點,依此也可知全球變數。
現子位應從1.5萬年前的伏羲畫卦開始,每1.2萬年一變,故邵康節(jié)”天地會元說”是妙不可言的“玄數陣圖”。依此,我們現在處于子位下10度期內,也就是從“西周”初年(公元1000年前)而開始位移了,所以周文王改伏羲先天八卦乾坤為坎離定南北、周公旦制定“敬天畏民”的“周禮”、周改商、夏、堯以前的各種秩序、法度等都是順應天道的!
3萬年前是丑位定極,亦即燧人氏在大昆侖祁連合黎山立方牙的事情!司馬遷說五千年、五百年是很有道理,因為他不僅是史學家、文學家、文化學者,而且是具有“上古巫”的血性傳承的大天文星象學家,所以他才有“究天人之際”諸說。現在的史學家、文學家、文化學者似乎是睜眼的瞎子較多,蓋不懂“天”者之故也,斯言僅愚見,??!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10-06 14:33:22 11 0 1769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童心寫歷(5)焦墨畫大寫意特色二(枯筆渴墨是情感的真實流露)。
焦墨大寫意的功夫一來靠悟,最主要的還是要靠經驗。看多了、畫多了,厚積薄發(fā)。每一根線條、每一個焦墨點都是作品生命中最重的。每一筆觸都 生命中最重的。每一筆觸都應富有感情,或老辣,或剛勁,或有靈氣。收放精微,筆墨結構亦同此理。
作品也是有血有肉的生命。線條要有呼吸、有節(jié)奏、有韻律。線條一張一弛,時見缺落,才有生氣。畫面要松,有松才有呼吸、才能生動。松是緊中有松,要注意技巧技法,以適當的技巧來表達真情實感。更要講枯筆,要有枯筆渴墨骨意,這正是焦墨藝術的魅力所在。
枯筆渴墨是情感的真實流露,自然地留出飛白,使畫面效果更顯生動,富有靈氣。筆力重在行筆慢,功夫深厚。功夫到了,筆就能沉得下去,線也就顯得厚重了。
渴墨隨枯筆生,枯筆的變化必定帶來渴墨的變化??莨P法、渴墨骨意法,用筆是第一位的。焦墨大寫意用筆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均是用好枯筆所應達到的境界。沒有用筆就沒有焦墨畫。當然,用筆也可以再創(chuàng)新。
馬培童寫扵古沛,2020,元,新作 查看更多2020-06-09 16:11:12 32 0 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