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之道8》 澤門中山樹,郁郁濟大國。 待等百年后,今昔中國夢。
作品《爛漫季》 春來三月申開顏,同行踏歌遇新知。 新樓舊居彩畫妝,滬上天地又一染。
作品《問春》 問春語中人,旭日過客行。 尋覓畫外者,端坐如意堂。
作品《邑之道1》 邑謂城之道,城謂人之韻。 人在畫中走,畫有人之神。
作品《邑之道3》 天地彩紅間為藍,春日發(fā)芽是三枝。 道路標識留白底,各色先涂今一統(tǒng)。
作品《邑之道7》 橙藍互補述陰陽,對比之中見光芒。 行人午后家門過,婆娑背影落筆尖。
作品《邑之道6》 故地街弄尋,樓下望舊友。 童小皆已散,今朝在何處?
作品《邑之道5》 紫氣東來今猶在,道法天地勢人為。 逍遙獨步在畫中,自古乾坤恒永久。
作品《邑之道2》 綠房藍筑基,空白始作日。 天地人在中,規(guī)律順道為。
我喜歡城市,因為城市拓展了我不斷思考的理由與空間。一葉扁舟在都市茫茫人海中逐浪而行,游刃于各種冗繁關系之中,把舵馭舟,期盼抵達心中的彼岸。鋼筋水泥的叢林被人的體溫賦予新的生命,它是人類的鎧甲和城市精神 的寄托,沒有它我們無處遁形。剝離城市的表象一窺究竟,它是各類精神與物質生活的棲息地,有“樂園”也有“鳥窩”。一擲千金的土豪和茍延殘喘的房奴各有各的活法,沒有對錯只有不同。我用剛硬的線條勾勒建筑物和樹干,粗細組合的線條時具象時抽象,縱橫交錯參差,隱喻現(xiàn)代城市的理性、冷漠與繁復。濃烈的純色大面積的平涂促成色彩之間相互碰撞,畫面時而具禪意的空靈;時而具陰陽相合的飽滿,希冀激發(fā)城市的感性、熱情與直接。期望兩者互補與平衡,至永恒的、至臻完美的理想狀態(tài)。以有限畫面達無限之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