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北京市市轄區(qū)房山區(qū) 北京市房山區(qū)龍門生態(tài)園天開寺9號別墅
焦墨或可稱之為枯筆、渴筆、竭墨。
焦墨畫是采用干筆濃墨而不借助于水的滲化作用的一種畫法,也是一種最古老的畫法,五千年前的彩陶可謂古老的焦墨畫法,隋唐壁畫,也基本上是焦墨。到了北宋,雖有了水墨的濃淡變化,也還是以濃墨為主。明末清初的程邃喜畫焦墨,多以枯筆渴墨為主,水墨輔之。黃賓虹晚期枯筆山水,畫風渾厚華滋,筆墨深沉而濃黑,當為焦墨畫者之楷模。
當代的張仃先生純用焦墨作畫,國內亦有崔振寬、李忠信、趙亞銘、穆家善、李德云、向維果、古豐、陶古等為數(shù)不多的一流焦墨畫家,傳承焦墨這一難度較大的古老藝術表現(xiàn)形式和方法。
人物篇
景 物 篇
人 體 篇
后 記
李忠信,法號圓開。 畢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創(chuàng)作研究會會長,中國佛教藝術書畫院院長,定居北京。
李忠信幼年書畫,數(shù)十年筆耕創(chuàng)作,已入佳境。忠信先生不媚世俗之風,未染市井之氣,于寂寞之道,孜孜以求。故其藝術創(chuàng)作筆致高遠而神逸,意趣超然,不入俗流。于當今喧囂鬧熱之畫壇,而沉潛藝道,心如止水,若忠信者,可稱大隱之士。
忠信先生中年皈依佛門,歸本真如,慧智圓開,致力于佛教文化藝術事業(yè)。其個人修為深湛廣博,筆墨境界卓爾不群,于詩、書、畫、乃及美學、國學均有不俗造詣。其繪畫涉獵人物、山水、花鳥。
李忠信焦墨創(chuàng)作筆意簡潔而神彩飛揚,形神俱佳。其畫風因表現(xiàn)而變,筆墨隨氣韻而動,將中國繪畫的文化精髓及筆墨技法領悟至深、揮灑至極。老子道德經(jīng)云:“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誠至言哉。故其超然物外的自在精神、化腐朽為神奇的本原潛質、百煉鋼為繞指柔的筆墨能力,著實令世人感嘆,贊肯,思悟。
李忠信先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致虛極守靜篤,不為時風所向,獨步一郡,在當代有著極高的審美境界和藝術價值,已為更多業(yè)內人士及有識藏家所鐘愛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