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認證
金新宇榮譽資質(zhì) 對話
剛收到《石鐘鈞、梅花情一一全國名家書彭玉麒梅花詩書法邀請展》的作品集和收藏證
2017-12-28 18:26:24 9 1 2756 -
李偉成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新年第一張山水國畫,祝朋友們新年快樂,財源廣進!
2018-01-02 13:46:38 6 2 2755 -
于順生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我的宣紙烙畫《鐘馗圖》,敬請各位老師和朋友們斧正!
2018-01-10 14:30:11 3 2 2755 -
東方古玩城堡收藏日記 對話
晚清,淺降彩名家李瑞山款 花鳥開窗帽筒一對、瓷胎潔白,雞皮釉明顯,繪畫花鳥風(fēng)格突出,意境深遠,布局嚴謹,器形規(guī)整,比例協(xié)調(diào)、收藏級精品!規(guī)格;高28.3cm寬13cm、全品相。
2018-05-17 14:29:17 8 0 2755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明代徐渭花鳥畫,潘瑋萱評馬培童(55)
明代后期,無論花鳥、山水、人物各畫科均有新變化,派系紛繁,各有不同風(fēng)格?;B畫以陳淳、徐渭為代表,史稱青藤白陽。
徐渭,浙江紹興人,精詩文,工書 sp; 徐渭,浙江紹興人,精詩文,工書畫,擅戲曲。山水、人物、花鳥均能,尤擅長寫意水墨花鳥。
徐渭的寫意花鳥畫不求形似,皆一揮而就,走筆如飛,潑墨淋漓,強調(diào)用筆之氣與用墨之韻。其用筆看似逸逸草草,若斷若續(xù),實則筆斷而意不斷,氣勢在貫通著??梢?,徐渭作畫不是一般的描摹對象,而是一種藝術(shù)的加工。
在他的畫里,物象不過是載體,筆墨不再是問題,它張揚的是某種內(nèi)在精神和氣質(zhì)。將生命展示于物象和筆墨之上。牡丹的雍容、紫薇的雋秀、霜菊的孤傲、竹子的蕭疏、寒梅的高潔皆在徐渭的大寫意筆下被刻畫得攝人心魄、入骨三分。
徐渭其作品《墨葡萄圖》(見圖一)是徐渭大寫意風(fēng)格的杰出代表作。畫中閑拋野藤中的葡萄、聯(lián)系題詩,作者隱喻自己潦倒的身世,抒寫懷才不遇之情,畫法隨意涂抹、任于性情,筆飛墨舞,縱橫睥睨。枝葉或疏或密,錯落重疊,水墨淋漓,濃淡相間,交接或外輪廓處還出現(xiàn)自然洇滲所凝定的邊線,極富墨韻。作品情緒激越,氣勢磅礴,反映成熟畫風(fēng)的典型特色。
馬培童以下胡楊作品及花鳥作品看似盤枝錯節(jié),枝條纏繞,馬培童卻在繪畫過程中,筆斷卻意不斷,有條不紊,筆筆氣脈連貫相通,與徐渭一樣看似逸逸草草卻畫出了生韻,因此有相同余韻。徐渭用墨看似狂涂亂抹,滿紙淋漓,實際上是墨團之中有墨韻,墨法之中彰顯精神。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及新巖畫作品,在用筆用墨上看似零亂,其實是以線為骨力,以焦墨的皴擦代替渲染畫出了墨韻,與徐渭有相同之余韻,一個以水墨表達,一個以焦墨表達,看似不相干的兩個載體,卻都將墨韻表達了淋漓盡致,將墨法控制得濃淡相宜,彰顯其神。二者作畫不是一般的描摹,而是一種藝術(shù)的再加工,物象不過是載體,筆墨不再是問題,均張揚的是某種內(nèi)在精神和氣質(zhì),均取其神韻而略去枝節(jié),不求形似而求生韻的意境。
徐渭的這種精神給當時的揚州畫派,輸放了自由的藝術(shù)空氣。直到現(xiàn)代的齊白石還恨不生三百年前為徐渭磨墨理紙,可見徐渭水墨寫意畫的成就在這三百年里,不知震撼了多少藝術(shù)家的心。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1-02 10:11:08 33 0 2755 -
已認證
羅樹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再畫四尺《一葉輕舟萬里途》。--“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悠悠然的輕舟,輕輕松的心情,兩岸青山數(shù)不盡,萬里江面我獨行,豈不樂乎?
羅樹輝新作2018-05-07 11:09:19 7 1 2754 -
魏建軍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人物畫新作《醉春》,《福在眼前》,尺寸四尺斗方68x68cm,魏建軍作品欣賞,歡迎結(jié)緣
2018-10-23 11:30:02 14 0 2754 -
2019-01-28 10:26:58 35 0 2754
-
已認證2018-05-27 22:07:45 14 1 2753
-
周升收藏日記 對話
油畫家郭金棟郭兄弟超寫實妙筆油畫作品分享;
筆下的油畫人物畫作品《齊百石老人》,《一代偉人》,超寫實妙筆,請欣賞。2019-11-22 11:52:56 11 1 2753 -
盧士杰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雞系列作品《恩愛吉祥》《溫馨》《全家?!罚R士杰甲辰年作品。
2024-08-13 17:01:30 21 0 2753 -
甘佑紅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油畫《年年有魚》,天天有魚,年年有余!18不可收拾!甘佑紅
2018-02-12 13:12:42 12 0 2752 -
周鵬飛榮譽資質(zhì) 對話
山攀絕頂?shù)翘?,長天一吼震文旗,
除卻君身三重雪,天下誰人御風(fēng)起?
周鵬飛2018-03-08 21:05:37 6 0 2752 -
2018-10-11 10:52:42 24 0 2752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作品錄蘇東坡詞:春未老,風(fēng)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2020-06-12 15:49:49 7 0 2751 -
關(guān)惠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阿惠篆書一一經(jīng)典五言絕句100首之93
《題著色花卉冊·山茶》明·陳淳
丹葩間碧葉,雪中自重疊。
山人倚醉時,奈可映赪頰。
四尺對開立軸,136x34cm,云龍紅花宣紙。2018-07-20 08:55:55 6 0 2750 -
2018-10-16 15:49:59 36 0 2750
-
王根權(quán)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率府錄事孫君墓志銘》解讀(二)《〈書譜>品評》王根權(quán)第六講,原文:“忠信實顯,而代不能明;仁義實勤,而物莫之貴?!苯庾x:這一段是陳子昂在為孫過庭喊冤鳴屈?!爸倚拧?,表面上指的是孫過庭對大唐的忠實和誠 實和誠信,實際上隱含的是孫過庭兩次被冤。孫過庭第一次被冤是,太宗崇賞書法,推崇王羲之書法,見到孫過庭的字“書亂二王”后,對孫過庭的字非常贊賞。按說這就是孫過庭仕途上的一次最大機遇,孫過庭完全有可能通過這一機遇被破格重用。結(jié)果是太宗過世后,因房遺愛謀反一案孫過庭受到了株連,機遇變成了災(zāi)難,孫過庭的仕途被不明不白地耽誤了。孫過庭第二次被冤是,孫過庭的“率府錄事”干的好好的,卻因太子事件遭人誣陷,又不明不白地丟了官?!爸倚艑嶏@”,孫過庭被冤的兩件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這么多年了,事實已經(jīng)完全證明孫過庭是被冤枉的。“代”,朝代,指在孫過庭的有生之年,大唐傳了三位皇帝,改了十二次年號?!按荒苊鳌保傅氖菑膶O過庭被免官到孫過庭逝世,其間他的冤案卻一直未能得以平反昭雪?!叭柿x”,表面上指孫過庭的為人處事,實際是指孫過庭的書法藝術(shù)造詣和他的授書傳藝?!拔铩?,自己以外的人,即別人。“物莫之貴”,孫過庭不被別人所看重,他的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還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譯文:先生對大唐的忠實誠信已被后來的事實完全證明,但當初所受的株連和誣陷卻未能得以平反昭雪。先生于書法藝術(shù)方面的造詣以及他授書傳藝廣布藝德的作為,同樣不被別人看重,他的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還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原文:“堙厄貧病,契闊良時。”
解讀:“堙”,堵塞,填塞?!岸颉?,災(zāi)難,困苦?!柏殹保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孫過庭的“貧困”并非一般意義上的貧困,而是不得志時的“貧困”。這一“貧困”指的是與當時社會上的中上等人群,主要是中上層官員相比顯得的“貧困”,而不是與社會上的中下等人群相比所顯得的“貧困”。“契”,買賣文書。“闊”,多?!傲肌保L。
譯文:先生的時運很不好,仕途的道路一次又一次被阻塞,厄運一次又一次降臨。貧困和疾病也都來了,賒別人的帳,欠別人的債很多,長時間也還不了。
原文:“養(yǎng)心恬然,不染物累?!?br>解讀:“養(yǎng)心”,修心養(yǎng)性。孫過庭通過什么形式修心養(yǎng)性的呢?結(jié)合上下文分析,孫過庭是以研究書法藝術(shù)和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修心養(yǎng)性的。“恬然”,恬靜,坦然?!安蝗疚锢邸保瑯酚谇遑?,不追求物質(zhì)享受,不因清貧而放棄對書法藝術(shù)的追求。表明孫過庭專心研究書法藝術(shù)和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
譯文:然而,先生性情高雅,心境恬淡,處事坦然,樂于清貧,不追求物質(zhì)享受,也不因清貧而放棄對書法藝術(shù)以及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的研究。
原文:“獨考性命之理,庶幾天人之際?!?br>解讀:“獨考”,就是單一或?qū)R豢疾?。這里的“獨考”,當屬對開篇“有唐之不遇人也”的解釋說明?!靶悦边@里不是單指人的生命或動植物類的生命,而指的是事物的發(fā)展運動變化。“性命之理”,即事物發(fā)展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疤臁?,指的是客觀世界?!叭恕保傅氖侨说闹饔^認識?!笆鼛住?,表示在上述情況下才能避免某種后果或?qū)崿F(xiàn)某種希望?!疤烊酥H”,客觀世界和主觀認識的結(jié)合,這里指的是書寫情感的產(chǎn)生與書寫意境的形成?!蔼毧夹悦?,庶幾天人之際”,指的就是孫過庭撰寫《書譜》一事。諸如《書譜》所云:“達夷險之情,體權(quán)變之道”?!斑_其情性,形其哀樂”?!坝^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況書之為妙,近取諸身”。“而波瀾之際,已浚發(fā)于靈臺。必能傍通點畫之情,博究始終之理。”等。陳子昂此處所說的“獨考性命之理”, 就是孫過庭《書譜》中所說的“博究始終之理”。
譯文:歷史上的書法家很多,卻只有先生將世間萬物產(chǎn)生形成發(fā)展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用于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之中,從而使自己的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研究工作有了許多重大突破,取得了許多成果,具有很大的成就。
原文:“將期老有所述,死且不朽?!?br>解讀:“將”,又,且?!捌凇?,等待,期望、期待、期盼?!笆觥?,論述?!八觥?,指的就是孫過庭的書法理論巨著《書譜》?!皩⑵诶嫌兴觥?,完成了其書法理論巨著《書譜》一書?!八狼也恍唷?,人死后做為物質(zhì)的東西不存在了,作為精神的東西卻不會腐朽,將永遠存在下去?!八狼也恍唷彼傅木褪菍O過庭的書法理論巨著《書譜》中所闡述的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
譯文:先生期望到他老年的時候,能有自己的書法理論建樹。先生的期望實現(xiàn)了,不朽的傳世書法理論巨著《書譜》一書寫成了,先生卻離開了我們。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書法理論巨著《書譜》卻留下來了,先生的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將萬世流傳,永遠不會變朽。
原文:“寵榮之事,于我何有哉?”
解讀:這句話是陳子昂站在孫過庭的角度去說的?!皩櫂s之事”,指當官受寵,光宗耀祖那些事。孫過庭與所有讀書人一樣,開始時的確是想走仕途的道路,結(jié)果是時運不濟,孫過庭在仕途上遭受到了兩次重大打擊,這才使孫過庭被迫放棄了仕途,而選擇了走書法藝術(shù)這條路。既然選擇了書法藝術(shù)這條路,那么榮寵那樣的事情就與他沒有關(guān)系了。
譯文:命運的安排使孫過庭走上了書法藝術(shù)之路,既然已經(jīng)選擇了走書法藝術(shù)這條路,當官受寵光宗耀祖一類的事情,那就是別人的事了,與孫過庭會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原文:“志竟不遂,遇暴疾卒于洛陽植業(yè)里之客舍?!?br>解讀:孫過庭的什么“志”未遂?“志”指的什么?這是解讀該句的樞機,也是解讀全文的鑰匙。以往評孫過庭者多是在此處迷失了方向,從而使解讀誤入了歧途。通讀《率府錄事孫君墓志銘》會發(fā)現(xiàn),孫過庭一生中有過兩個“志”,一個“志”是一般讀書人的仕途之志,這是孫過庭的前志。另一個“志”則是“有唐之不遇人”之志,即書法之志, 這是孫過庭的后志。如果不分清前后這兩個“志”,將兩個“志”混為一談,對《率府錄事孫君墓志銘》一文必然解偏解錯,對孫過庭其人也將會發(fā)生錯讀錯解。銘文的前半部分,即從“堙厄貧病,契闊良時”以前,說的是前志,從“養(yǎng)心恬然,不染物累”以后,說的則是后志。也就是說,孫過庭免官以前,那個“志”是普通讀書人之仕途之“志”,孫過庭免官以后重新立了一個“志”,這個“志”則是“有唐之不遇人”的書法藝術(shù)之“志”?!霸庾嬳h”以后孫過庭的“志”從前志變成了后志,立志“獨考性命之理,庶幾天人之際”了。以后的孫過庭對經(jīng)濟仕途之事已沒有追求了,“寵榮之事,于我何有哉?”當官受寵光宗耀祖與孫過庭已沒有了關(guān)系。
以往評孫過庭者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誤以為孫過庭只有一個志,而且從一志而終。多將此處的“志竟不遂”之“志”,誤讀為孫過庭的前番之“志”。解讀的結(jié)果,孫過庭不是“有唐之不遇人也”,而是有唐一位隨處可見的落魂知識分子。如此一來,對“有唐之不遇人也”一句就沒有辦法解讀了。沒有辦法解讀,不從自身找原因,不從解讀的思路和辦法上找原因,而從陳子昂身上找原因,從“銘文”中找問題,結(jié)論是“不遇”二字有問題,是多余。處理辦法是將其刪掉,這就是對孫過庭及其《書譜》的誤讀錯解。
搞清楚孫過庭前后兩番志向后,還需要明確一個問題,孫過庭已經(jīng)立志于書法藝術(shù)了,現(xiàn)在《書譜》一書也寫成了,“將期老有所述,死且不朽。”按說孫過庭的書法藝術(shù)之志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孫過庭還有何志未遂呢?事實上是,孫過庭所立的書法藝術(shù)之志是一個遠大之志,是一個無止境之志?!稌V》是完成了,《書譜》完成以后還有一個推廣普及發(fā)揚光大的問題,《書譜》的普及推廣,孫過庭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的發(fā)揚光大,這些工作還沒有做,這些工作還需要去做,這就是孫過庭的“未遂”之志。關(guān)于這一點,除了能從陳子昂兩篇祭文中看的明白外,還可以從《書譜》一書中得到事實支持?!稌V》后記中說的非常明白,“庶使一家后進,奉以規(guī)模,四海知音,或存觀省”。孫過庭逝世之前顯然是沒有見到這“一家后進”。
譯文:先生希望中國的書法藝術(shù)能在自己《書譜》書法藝術(shù)思想理論的指引下發(fā)揚光大,“庶使一家后進,奉以規(guī)模。四海知音,或存觀省”,先生的這一愿望還沒有實現(xiàn),竟然突然得病去了,就死在洛陽的植業(yè)里客舍。
原文:“時年若干?!?br>解讀:按照通常墓志銘的寫作要求,死者的生卒時間當屬必寫實寫內(nèi)容,但陳子昂卻沒有實寫,以“時年若干”代替,這是為什么呢?有兩種意思,一是不知道先生的生年,單寫卒年不合適。再一種可能就是陳子昂刻意這么寫,因為孫過庭是“有唐之不遇人也”,對待“不遇人”就不能用一般的常規(guī)去套用,一般人的墓志銘中生卒之年屬必寫實寫內(nèi)容,先生是“有唐之不遇人也”,“死且不朽”?!八狼也恍唷本蜎]有卒年,意即先生他沒有死,他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譯文:您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您沒有死,您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原文:“嗚呼!天道豈欺也哉!而已知卒,不與其遂,能無慟乎!”
解讀:從這段話的整體意思看,“而已知卒”,說的是陳子昂是在孫過庭喪事之后才知道先生病逝的消息的?!安慌c其遂”,意思是不能做到先生所希望的那樣。即沒有來得及參加先生的喪葬議式?!捌洹?,指的是“而已知卒”這件事,“其遂”,就是知道先生病逝自己應(yīng)該干什么。“不與其遂”,就是知道自己應(yīng)該干什么卻沒有干什么,即沒有參加老師的葬禮議式。沒能參加老師的葬禮議式,是因為知道的太遲了,所以才“不與其遂”。由此還可以推知,陳子昂很可能不知道先生葬于何處。如此,就有了兩個推理結(jié)論。第一,這個墓志銘非為實用而作,也沒有被刻石隨葬,只是應(yīng)用了墓志銘的形式所寫的一篇文學(xué)作品,作為文學(xué)作品被收錄到了陳子昂的文集中。第二,陳子昂寫的這個墓志銘不是孫過庭的家人請寫的,而是自己得到了老師病死的消息后,有所感受,內(nèi)心有話,想寫、要寫,一吐為快。
譯文:悲傷??!上天怎么能做出這樣的安排呢?讓不該走的人走了。知道老師走了,卻不能為老師送葬,這怎么能不讓我悲痛萬分呢!
原文:“銘曰。”譯文:銘文說。
原文:“嗟嗟孫生!見爾跡,不知爾靈。天竟不遂子愿兮,今用無成。嗚呼蒼天,吾欲訴夫幽明?!?br>解讀:“跡”,當指孫過庭留下的書作墨跡,即《書譜》墨跡?!敖裼脽o成”,同于上句的“志競不遂”。
譯文:先生啊先生!今天我們能夠看到您的書法理論巨著《書譜》的墨跡,卻不知道您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上天竟然不能使您實現(xiàn)自己的夙愿,您所寄希望的“一家后進”您還沒有見到,您就提前離開了人世間。面對蒼天,我悲傷??!我要把這一切傾訴出來,以告慰先生的地下之靈! 查看更多2018-11-15 10:26:37 14 0 2750 -
2019-03-01 14:56:54 49 0 2750
-
已認證2019-03-01 15:32:10 12 1 2749
-
蘇進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作品《鴻運當頭》《春意盎然》,敬請欣賞,歡迎訂制
2018-05-09 10:51:32 7 1 2749 -
2018-07-27 18:26:44 4 0 2749
-
2018-08-07 08:51:54 8 0 2749
-
王根權(quán)收藏日記 對話
最近有幸拜讀了王根權(quán)先生力作《【書譜】品評》,很是驚艷叫絕,深感作者不但書法作品、書法理論了得,且文學(xué)功底也非常深厚出色。
此書翻譯準確、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品評妙意橫生。對于初學(xué)書法及有志于一 。對于初學(xué)書法及有志于一生書者來說,實在是一部難得的教科書、案頭書、工具書。
本人大學(xué)中文系本科畢業(yè),對古文也頗有研究,但對《書譜》這一專業(yè)巨卷,通讀了幾十遍,乃至幾百遍,直至熟背以后,翻資料,查百度,仍有很多地方不甚了了。自從翻閱細讀了王根權(quán)先生巨著以后,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把原來理解的點連成了線,線又連成了面,獲益匪淺;尤其是運用到書法創(chuàng)作中,似有拔云見日、立竿見影之神效。
古人寫東西囿于當時條件,惜墨如金,字字珠璣,言簡意賅,內(nèi)涵極其豐富,要想通篇融會貫通,直至消化應(yīng)用,非逐字逐句,慢火推敲而不得,這就需要我們耗費大量的時間,去苦心研究揣摩??蛇@下好了,有了這部巨著,猶如農(nóng)民省去了播種、除草、收獲、加工,直接就吃到了香噴噴的饅頭,這省下了我們多少寶貴的時間啊,實在是學(xué)書者的好事、喜事、幸事,古今第一書!非常感謝王根權(quán)先生,有機會一定去西安當面討教致意。謝謝!
中國書法城內(nèi)蒙古烏海市
書法愛好者 任耀農(nóng) 查看更多2019-07-15 16:06:09 17 0 2749 -
魏建軍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新創(chuàng)作了國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桃花盛開的地方,這是一副蝴蝶桃花圖,誰擁有這副畫可以給你帶來桃花運的。
魏建軍作品2018-05-04 17:51:32 12 4 2748 -
2020-04-20 09:32:39 12 0 2748
-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錄毛主席詩詞《清平樂.六盤山》和詩歌《春游芳草地,夏賞綠池荷,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此兩幅行書書法作品是應(yīng)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鄒先生之邀而訂購而作;
第一幅是四尺整張豎幅作品,毛 msp; 第一幅是四尺整張豎幅作品,毛主席詩詞《清平樂.六盤山》?!疤旄咴频?,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fēng)。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詞最早發(fā)表于1957年1月的《詩刊》上,是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該詞生動表現(xiàn)了毛主席及其統(tǒng)率的紅軍徹底打垮國民黨反動勢力的|堅定決心,抒發(fā)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壯志豪情。其中“不到長城非好漢”在民間被廣泛傳誦,成為長城各景區(qū)重要廣告用語,每天吸引著國內(nèi)外大批游客紛紛攀登長城爭當好漢。
第二幅是三尺整張豎幅作品《春游芳草地,夏賞綠池荷,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供朋友們欣賞。
乙亥年仲秋劉勝利書於北京。 查看更多2019-09-10 17:57:13 16 0 2747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唐寅山水畫,潘瑋萱評馬培童(51)
唐寅蘇州人,吳中四才子之一。在畫史上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
唐寅山水畫有粗、細兩種風(fēng)貌。粗筆一路承南宋院體,保留了雄峻山 粗、細兩種風(fēng)貌。粗筆一路承南宋院體,保留了雄峻山勢、堅峭石質(zhì)、嚴謹結(jié)構(gòu)、斧劈皴法,勁健用筆、淋漓水墨等特色。細筆山水是唐寅本色畫,更多文人畫意韻,其特點是:景色簡約清朗,著意于近景刻畫,遠景簡略。用筆多為細勁中鋒、猶如游絲描,然纖而不弱,力而有韻,剛?cè)嵯酀?br> 唐寅作品《渡頭簾影圖》(見圖一),此作品描繪山村江邊旅人待渡的情景。山巒重疊峻偉,瀑流順石間曲折而下。山腳松林深處有茅屋草閣,遠處暮靄蒼茫,山村隱現(xiàn),一樵夫擔柴自山中歸來。待渡旅客席地而坐,翹首眺望對岸的酒肆。畫中山石勾皴,勁健峭利,蘆草水波則細勁柔和,敷染淺絳赭色,景色明麗典雅。
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取景簡明扼要,與唐寅自創(chuàng)的皴法,化線為面,計白當黑有相同余韻,馬培童近景刻畫細致,遠景簡略,景色簡約清朗,中鋒用筆,側(cè)鋒皴擦,剛?cè)嵯酀?,與唐寅有相同之余韻,二者均兼融南北二宗為一體。二者雄勁中透出疏秀,這種仿學(xué)院體的山水,貌合而神離,別具清俊秀逸之韻。二者皴法變化豐富,不辨具體皴法,卻雜而不亂,靈活有理,富濃淡層次,布滿全幅卻不顯迫促,具秀潤和空靈之感。這種畫風(fēng),與文人畫貌離而神合。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0-09 15:08:29 34 0 2747 -
石海博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工筆畫《連年有余》系列三幅,尺寸68×138cm,喜歡的朋友私聊我
2018-07-19 21:44:43 5 0 2746 -
已認證
閻敏收藏日記 對話
2019中國(深圳)文博會-寶安美術(shù)作品展覽圓滿成功。
5月16日至5月20日,第十五屆中國(深圳)文博會于會展中心舉行。為宣傳寶安文藝創(chuàng)作新成果,拓展寶安本土藝術(shù)家的發(fā)展空間,增進與各地文化藝 展空間,增進與各地文化藝術(shù)的交流互動。為寶安美術(shù)創(chuàng)作者搭建一個高水平、多層次、多維度的藝術(shù)交流平臺。
值此2019中國(深圳)文博會之際,深圳市寶安區(qū)美術(shù)家協(xié)會在深圳市文博會主會場6號館C1展區(qū)舉辦深圳-寶安美術(shù)作品展。為寶安畫家擴大視野,開闊思路,堅定創(chuàng)作信念,奔往更高的發(fā)展目標提供良好氛圍。此次展覽共甄選53位畫家119件精品進行展出。 查看更多2019-05-27 13:20:56 76 2 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