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向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藝田筆耕:乙亥年書法作品欣賞《紫氣東來》《竹蘊清風》《見賢思齊》。乙亥年春節(jié)北京葉向陽七十后書,附裝裱效果圖,恭請親朋好友共同分享并雅正。謝謝。
感謝好友若蘭鼓勵和點評,現(xiàn)轉發(fā)興藝空間與大家共 鼓勵和點評,現(xiàn)轉發(fā)興藝空間與大家共同分享:“欣賞葉老墨寶,真棒,板橋喜竹更胸有成竹,故而畫的竹才傳神、成為傳世佳作。喜歡竹的飄逸,更喜歡竹的堅忍不拔、節(jié)節(jié)攀升的氣節(jié)!”
感謝好友韓鼓勵和題詩,現(xiàn)轉發(fā)興藝空間與大家共同分享:《隨葉老師書法佳作“竹蘊清風”而賦》
竹林樓宇間,
蘊綠應藍天。
清脆蛙鳥叫,
風送花草香。 查看更多2019-03-04 15:30:14 6 2 2849 -
丁國祥生活日記 對話
感謝美女盛情款待!感謝老同學!
2018-01-14 13:23:12 8 0 2848 -
宋德發(fā)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鄉(xiāng)村題材水粉畫近作一組,《牧牛圖》,《玉米地》,《江邊小路》,尺寸60x80cm,請欣賞,歡迎訂制
2018-10-12 10:22:19 11 0 2846 -
陳慶明榮譽資質 對話
《中國書畫報》刊登的2幅國畫山水畫作品《唱金秋》和《富美圖》,由張義洪老師撰文《情寄墨韻間--陳慶明的山水畫》
2018-10-25 10:02:08 12 0 2846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錄蘇東坡《望江南-超然臺作》詩一首!
2019-12-24 19:56:34 7 0 2846 -
劉永紅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劉永紅 條屏 國畫 《牡丹圖》富貴滿堂
2018-01-16 21:38:57 5 0 2844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筆法,皴法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我愛吳哥石窟,石窟之宜人,石窟之氣魄、石窟之蒼茫、石窟之渾厚、石窟之永恒。畫者先存仁心,以石窟為師,以石窟為友,與石窟同處,聽石窟風過耳則心情舒暢,觀佛像高棉微笑,胸懷高遠,可 漸達返璞歸真、靈魂凈化之境界?!?br>“石窟結構,如人之體貌;石窟佛像之神韻如人之氣韻;佛像之朝暉夕影、陰晴變幻如之喜怒哀樂、七情六欲。石窟亦如人,各有性情,或陰柔、或剛烈、或靈秀、或蒼茫、或華茂、或樸拙;古樸自然、巧拙相間的線條特別著迷;漢畫像石刻,陰刻那種線條組合體現(xiàn)的滄桑感,對我的創(chuàng)作筆法和皴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以畫面上看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筆墨皴法,逆筆刻石,,如罡風拂石,千古留痕,非常有氣勢,又非常沉著。其實這種新筆法,就是受到漢畫像石刻的啟迪。直言:“我的畫里有漢畫像石刻的成分?!?emsp;“漢磚和漢畫像石刻滋養(yǎng)著我,融入我的靈魂,伴我畫好吳哥窟的筆法皴法?!蔽艺J為:“渾厚華滋、蒼潤并濟是中國畫焦墨語言的最高境界。蒼,表現(xiàn)用筆的骨氣、品格;潤,完美結合起來,我的漢畫石刻陰線條,非常剛硬古拙,平直方正,轉折有力,棱角犀利,石窟造型近于幾何方型。這樣的線條和這樣的造型,一方面,旨在強化力度,強化平面感和體量感,另一方面,在這樣的線條和形體里面,包孕著石窟皴法倔犟的生命意識,我的線條和焦墨色,是乾與坤的對立與統(tǒng)一,是陽與陰的相摩與相蕩,是知白守黑的相戀,男人的鐵骨,與女人的柔情,是筆法,是皴法,是石刻的陰陽線的纏綿與交歡。
馬培童 記 查看更多2018-03-27 17:42:38 331 3 2844 -
汪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工筆花鳥畫新作品《露濃壓架葡萄熟 憑欄佇眺待君來》60x60cm
2018-07-01 11:43:57 3 0 2844 -
吉大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葡萄系列作品《碩果飄香》,《天道酬勤》,尺寸68*140cm
2018-07-03 09:25:38 9 0 2844 -
孫傳海收藏日記 對話
國畫竹子,取鄭板橋竹子詩詞詩意創(chuàng)作蘭竹四條屏;
給公安部楊奇老兄畫了一副蘭竹四條屏,楊局長很欣賞鄭板橋的詩書畫,更是因為鄭板橋的為官思民、清正風骨的人品,楊局長和我們在一起聊天時能信口背出好多鄭 起聊天時能信口背出好多鄭板橋的詩句,今天以楊局長喜歡的板橋詩句畫了此四條屏以共勉之。
揚州鮮筍趁鰣魚,
爛煮東風三月初。
爲語廚人休斫盡,
清光留此照攤書。
衙齋臥聴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誰輿荒齋伴寂寥,
一支柱石上雲(yún)霄。
挺然直是陶元亮,
五斗何能折我腰。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亂崖中。
千磨萬折還堅勁,
任爾顛狂四面風。 查看更多2019-11-11 11:10:13 32 0 2840 -
2017-12-20 17:10:44 9 3 2839
-
王長泉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30幅國畫牡丹花開富貴訂單,忙乎忙乎總算趕制完畢,嘚瑟一下,喜歡我畫的朋友歡迎預定。。。謝謝老師們支持厚愛!王長泉
2018-04-05 12:08:47 4 0 2839 -
2019-12-26 14:22:27 17 0 2839
-
凌振寧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油畫寫實貓~~~“主人,什么時候帶我出去玩,在家好無聊啊~”
2017-11-26 12:34:33 26 4 2837 -
2018-12-22 14:31:56 3 2 2837
-
已認證
葉仲橋收藏日記 對話
原重慶武警部隊副司令員孫克利大校為我題【仲橋植牡丹】,剛剛畫完二十張老板所訂的二十張牡丹系列作品,富貴滿堂,現(xiàn)在大家才會明白,植牡丹是一大批的。開心、快樂,毎天飲杯朝朝向上保健酒,創(chuàng)作作品更加有精神!
2021-11-02 10:41:32 14 0 2837 -
朱德茂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今書戴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朱德茂2018-04-15 11:59:23 5 0 2836 -
汪瓊收藏日記 對話
國畫牡丹《富貴吉祥》,尺寸95x180cm,
筆會作品
汪瓊2018-03-19 12:50:17 3 0 2835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十“心與物合,筆與神會”,
我在柬埔寨吳哥窟寫生 ,將客觀景物納入胸中,不象西畫那樣看一眼畫一筆,或者看一陣畫一筆,而是將物象化于胸中,目識心記、爛熟于心、凝神默想、一揮而就。是畫家直接研究和認 默想、一揮而就。是畫家直接研究和認識造化的基本手段,是反復看、反復體味,面對造化揮毫,也是中國畫家的寫生方法。但與西方不同 ,西法重物理,中國畫重心象。
面對大自然,中國畫家應把握的寫生要點是:抬眼看物象情與境交融,“心與物合”,“筆與神會”。一幅好的寫生,不在逼真和完整,也不在于嫻熟和甜美。而在于生命和情感是否生動,是否凝聚著采擷者的心血,攝取石窟自然的靈魂。尋找造化神韻的手段。
寫生是積累生活、提高識見、領悟自然的方法。寫生是落實學習傳統(tǒng)經(jīng)驗,尋找自我和開發(fā)自我的必經(jīng)之路。它給人不斷的驚喜,不斷的期盼,不斷地對美的追求與享受,還有那不斷的思考與領悟石窟的美,石窟的蒼茫、博大、壯闊、雄偉、歷史的悲愴,高棉微笑的神奇、佛的圣潔、我的單純,我的胸懷。
這一連串的追思,是我在心思,當然,更是我畫石窟之問。我用一幅幅作品,來回答、最終,我明白,歸根結底、脫離不開中國傳統(tǒng)哲學和繪畫精神的滋養(yǎng)?!疤烊撕弦弧?,“似與不似之間”正是中國文化精神的合理內核和形象概括。逼使畫家不得不在現(xiàn)實和藝術之間尋求著最佳的契合。
當我在吳哥石窟的殘垣斷壁間,透過這歷史、現(xiàn)實和神秘莫測的大自然,得到的是宇宙不可抗拒的永恒魅力,和人的既渺小又偉大的本質力量的感受。而這些感受不可能通過對眼前直觀景象的如實描寫表現(xiàn)出來,焦墨 黑、厚、重的筆墨表現(xiàn)出來。說對客觀對象需要抽象、概括、總體把握也好,說在藝術語言上需要變革、創(chuàng)造也好,都有一個客體和主體,現(xiàn)實和藝術表現(xiàn)之間的最佳契合點的選擇問題。唯其如此、也才能透過我畫面上能看得清楚的形式符號,體味出那種說不清楚而又確實存在著的叫做風格、個性的東西。
藝術創(chuàng)造的本質并不是看你畫了什么和怎么畫的,而是那些隱含在這些東西背后的精神內涵和個性特征?!R培童—— 查看更多2018-04-24 21:37:31 95 2 2835 -
2018-06-09 18:49:06 11 0 2835
-
覃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我的素描人物頭像畫法步驟,以兩幅今日教學示范作品為例;
畫好后要不斷的觀察、分析、修改,才能更好。2019-11-27 15:26:01 5 0 2834 -
2021-04-25 11:14:52 23 0 2834
-
2018-05-06 16:03:47 9 1 2833
-
已認證
羅樹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扇面《自得其樂》偶爾畫蝦,也自得其樂。
2018-08-08 21:07:01 26 0 2832 -
已認證
金新宇生活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蒼松瀑布取詩意“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尺寸四尺斗方;
俺家老爺子的畫很傳統(tǒng)也很有詩意!2019-09-21 16:29:32 8 0 2831 -
已認證
陳宗林收藏日記 對話
大英縣書畫界抗擊疫情主題書畫創(chuàng)作網(wǎng)絡展
2020年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在武漢爆發(fā),并迅速漫延到全國,為防控疫情,舉國上下,同心協(xié)力,各行各業(yè),萬眾一心,涌現(xiàn)出了許多可歌 眾一心,涌現(xiàn)出了許多可歌可泣,催人奮進的感人事跡。
在此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重要時刻,為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響應縣委縣政府對我縣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鼓舞全社會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共同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由大英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牽頭,大英縣美術館、大英縣漢陶博物館負責組織,大英指月閣書畫院、大英書法家協(xié)會、大英美術家協(xié)會的書畫藝術家及愛好者們,為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傾心打造書畫作品,以網(wǎng)絡形式向廣大群眾展示。
此次書畫網(wǎng)絡展展出作品近百件(第一期展出書法作品三十余件)作品類型有書法、國畫、漫畫等,全面展現(xiàn)和記錄了在黨的領導下,各條戰(zhàn)線防控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這些作品主題突出,寓意深刻,抒發(fā)了人們戰(zhàn)勝病毒的愿望和信心。
我們希望能用這些作品向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務人員和夜以繼日為抗擊疫情拼搏的各行各業(yè)工作人員致敬,也希望這些作品能夠豐富廣大居家隔離市民們的文化生活,為廣大人民群眾抗擊疫情提供精神食糧。
讓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查看更多2020-02-09 15:27:53 51 0 2831 -
魏杰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人物畫《東坡賞竹圖》,《雨打芭蕉》,《清晨的霞光》,《茶香圖》,《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
2018-06-06 14:02:50 5 0 2830 -
2018-07-25 11:24:32 32 0 2830
-
王嶄宇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錄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錄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嶄宇書法作品 。
王嶄宇書法作品2018-04-28 14:59:28 7 1 2829 -
劉慧敏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金色長龍,蜿蜒盤旋于中華大地,金色象征權力,富貴,收獲,國畫《長城雄風》,氣勢恢宏,盡顯霸氣
2018-06-16 09:52:38 7 0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