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繼蘭 ,號蕙質蘭心 。曾用筆名,蘭妮 ,陳浩 。1966年3月出生,祖籍山東曲阜,1994年移居北京。職稱:主任編輯&em sp;,最高學歷:碩士。美術評論家 、畫家 、詩人、記者、編輯,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
歷任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記者;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jīng)報道》首席記者;中國中央電視臺農業(yè)頻道《每日農經(jīng)》主編。美國多元文化傳播集團華語電視著名主持人、制片人、駐中國首席代表。
1994年9月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管理系電視節(jié)目管理專業(yè),本科。1996年9月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yè),第二學位。2006年9月就讀于北京大學經(jīng)濟學院金融學專業(yè),碩士。2013年進修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全國理論與創(chuàng)作師恩釗北派山水高研班。2014年9月,拜北宗山水畫第三代傳人何延喆為師。
宋繼蘭自幼酷愛藝術,8歲習畫,擅長素描、油畫,后轉為國畫。先后從師于何延喆、師恩釗、黃振西等著名畫家,其作品《太行春色》被中國書畫報選登 ;水墨山水畫《琴韻》被中國美術報選登;其代表作《春江水暖》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收藏。
查看更多>>
詩歌《被風干的記憶》 作者:宋繼蘭 被風干的記憶, 時時來襲, 寸步不離, 讓人無法呼吸! 每一次的想起, 心生漣漪, 不忍觸及, 成為記憶里的菩提。 每一個思念的日子, 清澄眸 底, 漾起潮汐, 思緒在沉默中泛起。 每一次的落筆, 飽含熱淚, 唯美文字, 溫暖了漠然的心際! 宋繼蘭寫于北京天壇 2021.07.16 附國畫花鳥畫作品《家和萬事興》請欣賞。 ...查看更多
詩歌《夢幻》作者:宋繼蘭 一次偶然遇見, 成為一生牽念。 輾轉字里行間, 寫滿憂愁思念。 惆悵占據(jù)心間, 往事無法擱淺。 借用半箋畫卷, 寫滿飄零花瓣。 花瓣被風吹散, 灑落重逢路 邊。 繾綣旖旎萬千, 定格夜晚夢幻…… 附近期國畫動物畫作品《金鼠呈祥》《臥牛圖》諧音“我?!? ...查看更多
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北京西郊明清古民居群門頭溝爨底下村寫生活動,部分寫生作品欣賞。 10月7日至13日,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中國國家畫院教學部王躍奎暨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林容生、 喬宜男等70多名師生,來到北京西郊明清古民居群門頭溝爨底下村寫生。 盧禹舜先生簡介: 盧禹舜先生現(xiàn)任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院務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畫學會副會長,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有突出貢獻優(yōu)秀專家。 盧禹舜先生幾十年來,一直是在 “用心靈感悟自然,用筆墨表現(xiàn)世界”,他的筆墨純熟、豐富,并充滿詩意。觀盧禹舜先生的山水畫,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神秘感,使整個心靈受到一次洗禮。他的作品不僅具有強烈的時代感,還蘊含著深厚的民族魂。 著名評論家薛永年曾這樣評價盧禹舜先生:“我非常欣賞年富力強、有思考、有抱負的盧禹舜的繪畫,他的藝術有鮮明的中國精神,有強烈的時代意識、現(xiàn)代意識,又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我覺得他的藝術用復興青綠山水的手段,復興了中國山水畫的精神、人文傳統(tǒng),我欣賞他的原因就是他把當代人的視覺感受與我們的精神需求結合起來。他能把青山綠水畫出光感和神秘感,吸收了西方的一些藝術手段,形成了傳統(tǒng)青山綠水所沒有的透明感,表達那種和諧,那種對無邊宇宙的感慨”。 中央美院教授王鏞評價盧禹舜先生:“盧禹舜拓寬了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和筆墨語言,特別是拓寬了老莊哲學與山水精神之間聯(lián)系的通道,形成了自己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禹舜山水' "。 ...查看更多
《思念》 作者:宋繼蘭 有些情緣, 早已錯過, 卻從不心甘。 有些尋找, 明知枉然, 卻不覺疲倦。 一筆流年, 寫不完人間悲歡; 一箋思緒, 述不盡心中思念。 (已注冊版權保護) 宋繼蘭寫于北京天壇 2018.02.21 ...查看更多
《如果可以》 作者:宋繼蘭 如果可以, 我愿留住枝頭上的葉片, 雖有些寒意, 卻刻畫了春秋的美麗。 如果可以, 我愿盈握一盞茗茶的溫馨, 雖有些漸涼, 卻演繹了情感的真諦 。 如果可以, 我愿耕耘一箋田園文字, 雖會塵封, 卻彰顯著詩情畫意。 如果可以, 我就靜靜地在空間洗禮, 不為別的, 只因有你! 親,中秋節(jié)快樂! 2017.10.02 宋繼蘭 北京 ...查看更多
《驚艷》 作者:宋繼蘭 你我遇見, 似花開流年, 歲月靜好, 時光安然。 你我遇見, 雖不在最好的年華, 卻不乏溫馨, 也不乏浪漫。 你我遇見, 撥動了封存已久的 情弦, 讓時光唯美浪漫, 讓生命色彩斑瀾。 你我遇見, 是久別的溫暖, 我用最美麗的詩篇, 記下每個生命片段。 你我遇見, 是人生最美的初見, 我會用深情的筆調, 將初見定格為驚艷。 獻給先生的詩,祝他生日快樂!萬事如意! 宋繼蘭寫于北京天壇 2017.12.14日 ...查看更多